太師沒有想到皇上和太后之間的火氣會到了他的身上。太師趕忙退到一邊不再說話。面對皇上這樣的態度,太后非常的生氣。
“皇上,你有什么問題直接懲罰哀家就好了,何須拿他人撒氣!”太后用力的甩甩衣袖,表明了她已經生氣的意思。
公孫翊對于皇上和太后之間關系的惡化,心中又多了幾分得意。
皇上已經厭倦了太后假惺惺的模樣,尤其是她對待公孫翊的態度,之前一心想要將公孫翊往死里整,這次又聯合朝中大臣來彈劾公孫翊,為了監視公孫翊,要將公孫翊留在宮中,這些他都非常的清楚。
這次太后換了一個態度,然而皇上清楚,因此非常反感她的做法。
“母后,你這是什么意思,難道朕做什么事情,還得按照你的意思來,那這個皇位母后親自來坐就成,何須要朕!”
皇上的態度也是十分強硬,他原本就不高興太后插手朝中事情,太后幾次三番的插手,他都可以忍受。
皇上心中已經明了公孫翊這次的流言事件是怎么一回事,他原本就不想將事情鬧大。這回皇上是真的被太后氣到了,所以現在皇上的意思就是讓太后明白,也算是給太后一個警告,讓他不要繼續插手政務。
不管太后是不是明白自己的意思,皇上的態度已經擺在那個位置了。
太后聽了皇上的話,氣不打一出來,又沒撒氣的地方,只能惡狠狠的看著公孫翊,公孫翊躲開了來自她充滿恨意的眼神,這時候的太后和剛才還笑臉相迎公孫翊的太后判若兩人。
“皇上,你是一國之君,哀家怎能按照自己的要求讓你做事呢,皇上自己定奪,可千萬不要被人蒙了眼,小心駛得萬年船,不可不防。”
太后現在的意思就比之前明朗很多,公孫翊和在場的人都聽得懂她的意思。此時她的心情十分的著急,甚至比皇上的還要著急,這次放過公孫翊之后,那便是放虎歸山,必定后患無窮。
現在太后說什么皇上也聽不進去,與其讓皇上討厭自己,太后還是不想將兩人之間的關系鬧僵。
這次太后失誤的地方沒有找到公孫翊要謀反的證據,她以為皇上一定會非常在意這個事,若是換作以前,就算沒有證據證明公孫翊有謀反之心,皇上也不會輕易放過公孫翊,然而這次他們失算了。
太后知道這種時候她一定不能慌,若是真的慌了,就真的落入了公孫翊的圈套。
大殿之上,公孫翊就是一個受害者,任誰看到了他,都會替他覺得冤枉。皇上倒不是因為憐憫公孫翊,在他心里公孫翊可有可無。
還在為公孫翊說話,無非就是想讓太后知道自己權威,他一國之君怎么會在乎一個臣子的清白。
皇上想要通過這件事情讓朝中大臣看看,他們拉攏的太后給不了他們想要的利益,早早的讓太后和她的人之間關系受到影響,在慢慢的分解太后在朝中的勢力。
皇上最想讓太師看清楚他的態度,太師和太后之間必須要控制住,否則后果不堪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