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人讓你背負了那么多的罵名,是在委屈你了,從往后誰再提及此事,朕一定不饒。”皇上說話的時候眼里十分篤定,好像這次公孫翊被冤枉他特別生氣。
“父皇,既然你要給和碩親王公道,那么陷害他的人必須付出應有的代價。”一直沉默不語的太子突然間開口,他說話之后其他人才注意到朝堂之上還有一個讓人。太子是未來的儲君,他只要說話就會有一群勢力之人附和,果不其然太子的話音剛落,到處都是附和他的人。
“皇上,太子言之有理,必須處死這個散播謠言的人才能給和碩親王一個交代。”皇上本來就是這樣的用意,此刻朝堂之上都要求他這樣做,他正中下懷,不管公孫翊作何感想,皇上只要眾多大臣認為他是給了公孫翊證明了清白,那他的目的就已經達到了。
“既然大家都要朕給和碩親王一個交代,朕自然不會讓他白白受冤枉。”其他人都不再追究過程如何,皇上拿出來的招供書自然不會有假,就算是假的,皇上拿出來的也是真的,整件事情皇上處置得非常的草率,如果他要是認真的處置起來,絕不會像現在這個樣子。
皇上的敷衍恐怕群臣心中都數,大家也都看得出來皇上似乎可以隱瞞什么,就連這次調查的結果也沒有完全說出來。皇上手底下的暗探辦事效率的確不是一般大臣能相提并論的,動用暗探調查能夠很快有結果,然而結果卻不一定完全透明,皇上完全可以在知道真相之后,用自己想要告訴其他人的方式說出來,他是最高權力的統治者,沒人敢質疑他的話,如此一來就會變成皇上說的做的都是真的。
這些弊端所有人都知道,他們卻不敢挑戰權威,宰相雖然在朝中地位很高,又是皇上信任的大臣,他也不敢質疑皇上。
其實宰相一直都知道事情的真相,沈忬辰回到宰相府的時候有和他說過最近公孫翊可能遇上了點麻煩,是太子所為。如果不是太子所為,皇上不會現在這般大費周章,太子眼中容不下公孫翊,剛才卻聽說他在替公孫翊討要公道,想必皇上和,太子早就知道是怎么回事,宰相雖然摸不透皇上的心思,皇上的秉性他還是多多少少有所了解。
既然是太子所為,皇上為了保全太子,用了一些不太見光的法子,宰相也可以理解,只是不知為何,在他的心中皇上不再是他之前認為的那般好,太子為人處世都不堪重任,日后江山若是交在他的手中,受苦受難的還是百姓。
朝中很多大臣都對太子不滿,卻又找不到太子的把柄,太子雖然犯錯,但往往都是一些小錯誤,這并不能撼動他的地位,加上太子本身也有一些手段,他的地位還真的穩固。
公孫翊一直在暗中培育自己的勢力,有些老臣想要扶持公孫翊,他又總是給人一種扶不起的阿斗的錯覺,公孫翊的血統才是正統,上了年紀的大臣心里之前的事情,若不是公孫翊的父親早早的離世,如今太子的人選便是公孫翊。
奈何公孫翊實在讓人失望,這些年來處處受氣,他就算是想要翻身恐怕也無能無力。
“既然事情已經查明,朕自然不會讓陷害和碩親王的人活著,若是不嚴懲,日后還會有人這樣做,朕今日就要將此人殺了給和碩親王解氣。”
皇上一直都認為只有死人才不會開口說過,若是讓死囚犯活著,那便是一個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