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不群帶著眾弟子回到居所,早前被派到江南的掌柜譚修文和賬房張溢,已等候多時,前來拜見,岳不群喚來馬易明,一起安排紡織作坊事宜。
譚修文稟報道:“已在上海縣北,靠近嘉定地區選定一塊荒地,近千畝,臨近黃浦江,可修一碼頭,江南河道縱橫,交通極為便利,原料成品運輸均方便。”
馬易明奇道:“不是說江南之地寸土寸金,怎么還有這么大的荒地?”
張溢笑道:“那地界砂礫甚多,不能作水田,也難以種桑麻,水塘開挖也不方便,最主要是離城太遠,且太近江邊了。”
“那不更好嗎?船運方便呀!”馬易明還是有些糊涂。
譚修文解釋道:“松江府地處海邊,時有強人登岸劫掠,所以太靠近江邊之地都不甚安全,這地也就無人問津了,我們現在可低價購入。”
馬易明恍然大悟,不過,現在華山四海幫遮蔽外海,這長江口、杭州灣安全與否,是四海幫說了算,心中一動,說道:“我們華山保證了這一方地界的平安,這河邊之地可就不會沒人要了,不如多購一些土地,日后興許就升值了。”
岳不群和譚修文都笑了,岳不群夸道:“易明有經商天賦,看來調你來江南是對了。”
譚修文道:“馬師兄說的有理,我們走了一圈后,也發現這個現象,正要向掌門提議,誰知被馬師兄劫了糊。”眾人聽了都哈哈大笑。
岳不群說道:“已和航海侯達成共識,官面上的手續打點,都由航海侯方面負責,其余事務全部由我們華山負責,當然我們也要慢慢發展自己的官方勢力,不能只一味依靠航海侯府,要發揮我們的長處,站穩腳跟,不要太倉促急進,以免根基不穩。”
江南紡織業發達,但競爭也激烈,華山需得與航海侯府上下其手,才能打開局面,生生擠進去。
三人皆低頭稱是,岳不群又道:“商行就叫四海行吧,取貨通四海之意。商行由修文總領,張溢負責財務,易明負責安全。嗯,航海侯會給易明一個軍中身份,易明在外面,算是航海侯府之人,你要把軍中的規矩弄熟,形成文字,積累資訊,方便后續發展之用。”
三人已知自己將負責的事務,此刻聽掌門親自安排確定,更是歡喜,都發誓一定把事務做好。
岳不群繼續道:“明年一年,是紡織作坊、商行店鋪修建、試行之年,已和航海侯府商定,不分紅,但相應的打點費用,仍需計入成本,張溢,這些賬目要作好,該由我們出的,不要小氣,不該有的,要想法子根除。”
“織機紡車的關鍵部位,最后的拼裝等最后環節,必須使用我們派出之人,其他前期的工作,可外發本地制作,但要做好保密措施。”
“織工由外聯部招收調派,三年一換,盡量保證我們織機紡車的秘密,這些方面你們要多費心思,女織工出門千里,身處異地,要多給關照,工錢需準時按額發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