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其實都有這疑慮,雖說在外海賺錢不少,但只對付一些二三流人物,派幾個內門師兄就足夠了,如發生大事,最多讓不字輩的師叔出面處理,實在不值得掌門親自走這一趟。
岳不群知道這些年輕的弟子,對于海洋,幾乎一無所知,更不知道海洋對一個國家的重要程度,正好借著機會,把一些海洋概念灌輸給這些華山未來的精英弟子。
當下招呼眾人在廳中坐好,郭三水見掌門似乎有意長談,忙給掌門續了茶水,又給茶壺灌滿水放到燒水爐子上,繼續燒開。
岳不群環視七人一眼,緩緩道:“你們也都讀過一些史書,誰來說說我們華夏文明的疆域發展是怎樣的?”
這些都是童生班課程,見掌門一問,眾人紛紛舉手,岳不群環視一圈,對林耀華道:“耀華,你來說。”
林耀華站起身,大聲說道:“是,掌門!我們華夏文明發源于陜西,至炎帝黃帝時期,據有中原;至周朝,已北達幽州,南極湘楚;有秦一朝,進入南越;劉漢之際,北至遼東,南至交趾;盛唐之時,已達碎葉城已西,北至北海之濱。”
“后漢朝實力衰退,疆域逐漸回縮,有宋一代,丟失陜西以西及燕云十六州;大明建制,奪回長城一線,直至遼東,但據聞交趾叛亂,至今尚未王化。”
岳不群伸手讓林耀華坐下,點頭道:“基本是如此,大家想想,秦漢之時,華夏文明已北至長城一線,后千年以降,不斷試圖向北,但只有盛唐據有短時優勢,其他歷朝均未成功,此為農耕文明缺陷所致,無可奈何。”
“但我華夏可向南呀,為何依舊止于兩廣,與秦漢相比,相差仿佛,這是什么道理?”
眾人紛紛舉手,岳不群道:“長樂來說。”
薛長樂剛要站起來,岳不群道:“坐著說,這是閑聊,不必多禮。”
薛長樂頷首道:“是,掌門!桂西之地,山脈縱橫,叢林密布,瘴氣彌漫,道路險阻,不宜居住。”
岳不群點點頭又搖搖頭,道:“還有誰要補充?”
劉長安舉手道:“越人不知禮義,不服王化。”
岳不群又問:“還有嗎?”
林耀華舉手道:“離中央朝廷太遠,揮師遠征,勞民傷財,得不償失。”
岳不群再問:“還有嗎?”
七人你看我,我看你,都搖搖頭。
岳不群道:“你們說的都有理,歸納起來,因為各種困難,導致漢人難以到達交趾,致使交趾漢人稀少勢弱,不能掌控交趾局勢,導致不斷反復。”
七人都點點頭,是呀!不就是因為這樣嗎,如果漢人多了,哪個蠻夷敢作亂,不找死嗎?
岳不群道:“有這樣那樣的困難,我們就沒有好的辦法能輕松到達交趾嗎?大肆移民過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