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易明回道:“昨天下午和今天早上,一直在城里閑逛,采購了一些江南物產,沒再去拜訪任何人,今天下午的消息還沒有傳來。”
“京城那邊問過沒有,答復過來了嗎?”
“南京和京城沒有信鴿,已派人去問,一來一回需八日,如有消息,應該還在路上。”
岳不群輕聲喚道:“吳東,進來。”
肅立在堂下的吳東聽了,進了中堂,躬身道:“掌門。”
馬易明眉間又跳了跳,凝視著吳東,又是一個高手!
現在的華山新弟子,可真是了不得!
岳不群轉頭對馬易明道:“你安排人把吳東帶過去,讓吳東一起跟著這錢有道。”
又轉頭對吳東道:“你仔細觀察兩天,看看這人是什么樣的?”
吳東道:“是,掌門。”
轉身對馬易明道:“煩勞馬師兄安排安排。”
馬易明笑道:“讓吳師弟出手,可太看得起這錢有道了,好,我們這就去。”
馬易明對吳東一點也不敢怠慢,向岳不群告罪出門,親自帶著吳東去了。
譚修文向岳不群匯報紡織廠生產及銷售情況,并對紡織技術的保密問題再次表示悲觀。
“掌門,現在紡織廠用工已經超過兩千人,有五百多人已經在廠里工作了兩期六年了,大部分都已年過二十,在鄉下已經是老姑娘了,現在有三百多人向廠里提了申請,要辭工回家。”
“其余兩百人更可伶,家里人要這些姑娘繼續做工賺錢,不準回去,很多人都每日以淚洗臉,工作效率出現下降情況,有幾個因為精神恍惚,出現錯誤,發生了幾次意外事故。”
岳不群皺眉問道:“補充過來的新員工跟得上嗎?如今年這五百多人都離職,是否會造成生產上的壓力?”
譚修文道:“逐步撤換還是可以平穩過度,就是這些員工回去后,我們廠里的狀況可就容易被人知曉了。”
岳不群搖搖頭,道:“沒關系,遲早都要傳出去的,現在的情況已經好過我的預期。我們不能指望一手鮮,吃遍天。最重要的是,如何把生產的流程盡量簡化,在管理上減少浪費,把工人的效益發揮到最高。”
“別人一個織工一天生產五匹布,我們的織工就要生產出六匹,時間不能增加,這就要考驗你們這些管理層的智慧。”
“我看了你以往的報告,對于匠工甚少提及,原來的制作工匠,現在成了維修雜工,這樣太浪費人才了。”
“要把這些匠工的積極性提高起來,把一些有想法的,愿意動腦筋的,從維修隊伍中獨立出來,成立一個個研發小組,研發項目可以由廠里提出,也可以讓他們自己提,只要有助于工廠生產效率提高的,都可以立項,都能得到充足的資金保障。”
譚修文遲疑道:“我回去就安排,但這些人原來生產新型紡車、織布機都是依靠掌門您的指示,費盡心血才有所成,要讓他們自己去弄,我擔心…”
岳不群笑笑道:“別擔心浪費,要相信人的智慧是無窮的,現在整個大明,要說最熟悉新型紡車和織布機,就是這些匠工了。”
“也許早就有人有想法了,只是我們沒有給他們機會,他們地位又低,自然多一事不如少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