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從長遠來看,對太華其實也是有好處的。”
楊易健一怔,不解問道:“瑾兒何出此言?”
“整個太華都是掌教一人拉扯起來的,沒有掌教,哪來太華?”
“掌教一旦離開太華,對太華弟子來說,不啻天崩地裂。”
張瑾點點頭,說道:“確實,但正因為這樣,掌教的離開,才能讓太華真正成熟起來。”
“太華教弟子,太依賴掌教一人了。”
“你看看其他各教各派,長安盟約之時,掌教不過寥寥指點幾句,這些門派就能沿著這個方向,完善功法,創造出許許多多仙術道法。”
楊易健反駁道:“我們太華的新道法也不少,威能也不比其他教派小。”
“確實!”
張瑾再次肯定了楊易健的說詞,接著道:“但是,太華弟子的創造,基礎是什么?是太華仙典第二層化氣篇,甚至有第三層煉氣篇作為參考。”
“有太華劍典第二層劍氣章、第三層元劍章作為基礎。”
“才得到與其他各派差不多的成績。”
“如果沒有太華仙典,沒有太華劍典,太華弟子能因為掌教的幾句指點,創造完善這么多的仙術道法嗎?”
楊易健張了張口,默默良久,也沒有說話。
太華弟子確實很能打,但是要說對功法的精研,道法的推陳出新,確實不如少林武當甚至日月昆侖。
“太華弟子不如人家聰明嗎?不可能!”
“太華弟子不如人家見多識廣嗎?現在太華的藏書已經不比少林武當差了。”
“那為何會這樣?”
楊易健愣愣看著妻子,覺得妻子說得很對,為什么呢?
“不過是有掌教給太華弟子依賴罷了!”
“有什么不會的,問掌教。”
“要突破瓶頸,找掌教。”
“不知道往哪里走,聽掌教的。”
“只要掌教還在太華一天,你們這代易字輩弟子,就不會自己主動去專研道法仙術新領域,不會探索功法的新層次。”
楊易健悚然心驚,辯解道:“掌教珠玉在前……”說了半句,就說不下去了。
張瑾笑道:“你看,就是這個道理。”
“掌教太厲害了,厲害到即使一個人,也可以走到整個修煉界的前面。”
“但他是太華的,其他教派就只能拼命追趕。”
“可眾人智長,其他教派即便一時落后于掌教,幾百年拼命追趕,也必定能追的上掌教。”
“但如果掌教執掌太華幾百年,太華弟子可能就……”
后面的話不好聽,張瑾也就沒有說出口,但她知道,相公肯定能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