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方生就來到了中華島,先在朝陽堂見了馮少杰,通報了拜見岳不群之意。
馮少杰去華山請示了老爺,下山把方生請了上去。
岳不群出了院子,迎接方生老和尚。
老和尚九十多歲了,比師叔風清揚也小不了多少歲,其實可以算是同一輩的人物。
“稀客,稀客。”
方生笑瞇瞇道:“劉夢得有言,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這中華島華山,得了道君仙緣,可就成了真正仙山了。”
此時的華山,經過岳不群的聚靈和梳理,方圓五十里內郁郁蔥蔥,藥香彌漫,靈霧繚繞,仙鶴長唳,比之以前大不相同,確有仙山風采。
岳不群想不到方生老和尚,上來就來個彩虹屁,不由哈哈大笑。
嘴里說著客套話,把老和尚請進小院子,也不進廳堂,就在院子里坐下,一眼可看到東西北三個方向的大海。
馮少杰奉上清茶,默默退了出去,在院子門口侍候著。
岳不群也不客氣,直接問道:“方生大師前來,可有要事?”
方生合什道:“卻有一事,需請教道君。”
遂把征伐大略中,只可信仰中華之神的規定說了一遍。
“道君應知,我佛門諸佛,皆起源于天竺……”
“誰說的?”
岳不群出言打斷,做疑問狀。
方生一怔,看著岳不群,一時不知岳不群何意。
誰說的?
這話是什么鬼?
你岳不群還和我論過佛法呢?會不知道佛門的起源?
等了片刻,方生皺了皺眉,也不打機鋒,用最樸實的語言回答道:“佛經有記載。”
岳不群微微一笑,問道:“誰寫的佛經?”
方生謹慎道:“世尊述而不作,阿難尊者口誦……”
說著就停了下來,眼睜睜看著岳不群。
“道君這是何意?”
佛陀在世時,世上無文字,所謂佛經,不過是佛門智者專研佛法有所得,假托古人而作,具體是誰作,早已不可考。
真正能說出具體出處的知名佛經,恐怕也只有法海集錄的《六組壇經》。
畢竟,圣人佛祖都是神圣的,不落于文字。
佛門這樣干,儒教也這樣干,大食也這樣干,泰西的基督也這樣干。
“天地大變,過往總總,都已不可考。”
“佛門經典遺失甚巨,此乃中華歷代高僧智慧結晶,亦是中華瑰寶。”
“少林作為佛門護法,當盡力恢復經典。”
方生似察覺了什么,雙手微微有些顫抖,說話的聲音都有些嘶啞。
“道君慈悲,少林確有此心,也在不斷整理倒塌的寺院,尋找遺失真經,并請高僧彌補遺落,補全經典。”
岳不群點頭贊道:“此誠大善之舉,諸位高僧高風亮節,傳智慧于中華,經中華而傳萬界,有無量功德,此乃真佛也!”
方生從未感覺到這樣驚慌,心臟砰砰砰地急跳,就似要從口里崩出,腦瓜子嗡嗡作響,只本能地與岳不群接話,完全不知道后來岳不群和他說了些什么,迷迷糊糊就回了嵩山。
等他回過神來,就見師兄方正和方圓等幾個少林的高層,正一臉慎重看著他。
“岳太華究竟想如何?”
“如果他想滅佛,那我等就要準備戰爭,也得準備后路。”
方生張了張口,聲音嘶啞難聽,眼神卻越發光亮。
“岳……太華……不是要……滅佛。”
“他想造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