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太華道君開辟千里神跡通道,各大教派高層的消息,慢慢就很少出現在民眾輿論之中了。
不管是太華、少林,亦或是五虎門、五毒教,其轄下的民眾,都在談論著太華道君。
談論太華道君的威能到了什么樣的地步,談論太華道君是幾等神仙,有沒有位列仙班。
高手、年輕人還在一波一波往西域趕,去見證太華道君的鬼斧神工。
但很快,各府都公布了學院競賽規則和競賽日期,把更多年輕弟子蠢蠢欲動的心收束住了。
為自己學院去比試,提高學院的名聲,是弟子們義不容辭的事,同時在競賽中取得好名次,讓最好的學宮注意到自己。
三百六十個府,數千家學院同時開始宣傳,社會的輿論慢慢向著剛出現的競賽轉向。
畢竟,競賽的成績,直接關系到學院弟子的前途。
競賽項目花樣繁多,只要拿到了任一個項目的前三名,必定保送進**學宮。
如今,中華修煉界正常運行的學宮,還是原來的八十一家。
但皇家學宮和長安學宮已經在緊鑼密鼓地建設,只要一年時間,就可以向外招收弟子。
帝國政務院教化部收到了數十份新建學宮的申請,有各大教派新設的學宮分院,也有幾個江湖散人合伙開設的獨立學宮,大部分都得到了教化部的認可,納入了整個帝國教化管理。
兩年內,帝國的學宮數量將增加五成。
現在的帝國財政,一半左右是用在民眾的教化之上。
隨著帝國民眾數量迅猛增加,學堂的數量每日都在變化,學院也在快速增長,因此,雖然各大學宮的招收人數一再擴大,但仍然滿足不了要求,學宮數量增加也就成為必然。
之前,各大派總是有意無意地抵制新學宮的設立,讓新學宮的申請總是無疾而終。
但岳不群回歸之后,一手大棒敲出,一根蘿卜丟下,這些暗地里的抵觸很快就消失不見。
數十家新學宮得以通過成立申請,獲得了教化部的承認,并得到了相應的建設款項,后續的運行費用,也納入了帝國政務的財務支出之中。
“感謝道君成全!”
劉正風和曲洋深深鞠躬,向岳不群致謝。
他們倆皆酷愛音樂,乘著這個東風,也申請建立一家研究音律的學宮,在岳不群的干預下,得以獲得通過,故來到小華山向岳不群致謝。
“兩位客氣了!”
岳不群虛扶兩人起來,請兩人在廳堂坐下。
三人寒暄片刻,說起音樂學宮建立之事。
“陛下性情高潔,把澎湖諸島贈于音樂學宮,現在島中的居民不多,也都愿意留下來,幫助音樂學宮的建設……”
岳不群點點頭,說道:“我大致了解了劉長老和曲長老的想法,聽說還聯系了二十多位音律造詣不低的同行?”
劉正風微微含笑,說道:“多謝道君關心,我等性情相投,常在一切切磋交流,有了音樂學宮這個平臺,相信一定可以把中華帝國的音樂水平,大大提高一個層次。”
岳不群沉吟了片刻,說道:“這么說來,劉長老留下的教員,都是相同類型的音樂人士?”
劉正風怔了怔,說道:“確實,樂乃心聲,不知音者,如何能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