棲仙國的國花——紫陀曼!
殿內穹頂檀木作梁,水晶玉璧為燈,珍珠為簾幕,純金為柱礎,殿中寶頂上懸著一顆巨大的明月珠,熠熠生光,似明月一般,地鋪白玉,內嵌金珠,好不氣派!
國主黛千凡身著五彩繡龍袍,劍眉入鬢,鳳眼生威,舉手投足之間無不散發著清癯的氣質,遠遠望去,讓人有種湛然若神的感覺。
此時的她正一手扶額,一手枕在一邊龍椅的椅把之上,愁眉不展。
底下一眾文武百官數百人正垂手襝衽,分兩排站在大殿之上。
一個身穿五方正色金魚緋袍的文官站在大殿中央,高聲朗讀著奏折:“陛下,冥王胡巴拉克把我棲仙國北邊附庸國萬妖國吞而并之,版圖擴充三分之一,他如此大張旗鼓地吞并別國,其心可誅,陛下如若再袖手旁觀,恐怕不日即將大禍已!”
此人虎背熊腰,面如潤玉,聲如洪鐘,正是棲仙國三大護法之首——紫微真人風星騰!
棲仙國的立國宗旨是濟世度人,得證天道,朝堂上沒有地表世界那些國家里頭讓人眼花繚亂的官仕制度,只有對道的理解深淺之分,而沒有等級地位之別!
可話是這么說,千百年來,各個首座護法之間的明爭暗斗,看似秋水無波,其實暗潮洶涌,氏族之間盤根錯節,壓箱底的密宗秘技都不肯輕易顯露出來。
三大護法、十大首座、三十六宗師以及七十二賢士,表面看似客客氣氣,你平我等,實質上誰都知道,棲仙國國主之下是護法,護法之下才到首座,首座以下是宗師,再之下才輪到賢士,學士,修士,而民間普通百姓,則大多是無門無派的散修而已。
這種上下等級日益森嚴的制度,在棲仙國第三十五代國主黛正雄提倡的謚號授予活動下更加愈演愈烈。
謚號是地表世界對死去的帝妃、諸侯、大臣以及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跡進行評定后,給予或褒或貶或明的稱號,始于西周。
棲仙國的謚號跟地表的不一樣,只是簡簡單單的道號,法號。
黛正雄不知道那根筋搭錯線,在位期間搞了很多轟轟烈烈的大運動,其中要數這個“冊封謚號”的運動最甚,本意是表彰那些立有汗馬之勞的能人,誰知此事越演越烈,搞到后來各氏族大能都以獲稱謚號為榮,沒獲謚號為恥。
爭來爭去爭到最后,謚號的分封就變成了只有棲仙國宗師級別以上才有的殊榮。
原因無他,只因棲仙國國民的終極追求目標是得道飛升,而證得大道的往往是宗師以上的人物,這些都是歷年來不成文的現象。
試想一下,你一個修煉達到大能級別的高人,不被挖上去進入朝堂才怪。
當然也有例外,譬如黛千凡的授業恩師尙百通等。
黛千凡輕“嘶”一聲,眉頭皺得更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