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七煞星君的主要經歷,也是一等一神童一枚。
十歲開始讀《孝經》、《論語》、《詩》、《易》等儒家經典,尤其喜歡“神仙導養之法”。
十三歲跟黛千凡一起師從尚百通學煉丹秘術,頗受器重。
尚百通一生收徒五十多人,只有謝七星習得了金丹之精要,讀懂了《三皇內文》、《枕中五行記》等一眾道統高森莫測的學術理論,并且修煉出了混沌之火的離火之精。
隨著他漸漸長大,表現出來的天賦更加驚人,不僅把謝家一脈傳承的七星玄殺秘技修煉到至高境界,而且還博采眾家之長,自己著書立說,把神仙方藥、養生延年、禳邪卻禍之事,以及守一、行氣、導引等修仙的途徑,融會貫通,將神仙道教理論與儒家綱常名教相聯系,開融合儒、道兩家哲學思想體系之先河。
如此百年難遇的奇才,自然受到棲仙國國主的另眼相看,曾一度授意其為未來繼承者黛千凡的駙馬人選。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二位天作佳偶由于種種因果未能結成良緣,謝七星對后來加冕于他的虛名又十分看淡,固辭不就,只留下個大首座的頭銜,在桂陽城建宮觀,修行煉丹,著書講學。
黛月正惴惴不安,如坐針毯之際,一只麻雀大小的五色鳥不知道從什么地方飛來,在她馬車上空盤旋兩圈,“啾啾”兩聲落在了她肩膀上。
黛月忙縮回車內,覷了一眼在凝神閉目的奶娘寧氏,把耳朵豎在了鳥的嘴巴邊上,五色鳥立刻會意,高亢的“啾啾”聲轉換成低低的“啾啾”聲,喋喋不休起來。
三百六十行,黛月行行是狀元,呃,修仙除外!
她精通獸語,很快,就從青鸞那磕磕絆絆的敘述中,抓到了一個可以出外勤的機會。
青鸞是黛月七歲生日那年,父親寧蕭山送她的生日禮物。
寧蕭山是個修道高人,經常十天半月不見蹤影,入贅皇室以來,更加勤勉盡責,閉關修煉。
此鳥的本相大如雄雞,羽色華麗,尖尾羽特別長,兩翅膀上長滿許多赤黃色及白色眼狀斑紋,顏色則主要以青色為主。
它是一只上古神獸,可變幻大小,可化形成人,戰斗力雖不強,但靈識很高。
黛月當場就對它愛不釋手,遛貓似的玩了半天,想起了要問它的出處以及來歷時,寧蕭山卻早已回去閉關修煉,于是自己翻找大量古書籍,在《山海經?大荒西經》里面找到了一句話,“祝融生太子長琴,是處榣山,始作樂風。有五彩鳥三名,一曰皇鳥,一曰鸞鳥,一曰鳳鳥。”
引經據典,一直以為青鸞曾經的主人是長琴,及至后來又翻閱到別的典故,說青鸞是常伴西王母的一種神鳥,多為神仙坐騎。赤色多者為鳳,青色多者為鸞。
各種說法不一,黛月后來懶筋發作,為青鸞溯源的事情就不了了之。
一人一鳥相互作伴,久而久之黛月便學會了鳥語。
她覷著寧氏的一張老臉,慣會避重就輕,正兒八經道:“奶娘,出事了!”
寧氏:“君子之道,或出或處,或默或語。殿下此番出來歷練,應該遇事處變不驚,沉穩應對才是,身為我棲仙國第三十七代既定繼承人,說話做事更加不能一驚一乍。”
又來了又來了,黛月一聽到這頂大帽子,整個人仿佛被壓在了五指山下,胸口都快倒不過氣來:“不是,真的出事了,奶娘你聽我說!”
聞言,寧氏干脆緊閉雙目,不發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