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一天沒怎么說話的文朝衣忽然挪到方景楠身旁,道:“有空么?來討論一下軍將克扣糧餉的問題?”
他這一天的情況方景楠也看在眼里,沒有拒絕,方景楠笑了笑道:“你說吧!”
文朝衣咳嗽一聲,清了清喉嚨,緩緩道:“克扣糧餉已是軍隊里的常規,所有軍將都是如此,你若標新立異地把糧餉全發給兵卒,那就是不合群。更甚者,這種散財取望的做法,會讓朝廷覺得你別有所圖。”
“這是其一,二來就是,你若不克扣糧餉也就沒錢給上官送禮,如此你立下戰功,也得不到提拔。”
緩了緩,文朝衣接著道:“而最主要的是第三點,在九邊幾百年下來,所有參將以上的職務,基本都是在將門子弟間流動,普通人很難有機會上去。這些將門不允許新的勢力進來,你再有戰功長官不往上報,所有人都壓制你,你也沒轍。缺失了上升的通道,這些軍將沒了追求,克扣糧餉也就在所難免。”
文朝衣一口氣說了許多,尤其是第三點,有點像蛋糕理論。蛋糕就那么大,多一個人進來分,別人就得少分一點。
“普通軍將沒有上升通道,那些將門呢?”方景楠問道:“他們干嘛要貪,養兵立功不好嗎?”
“低職級的將門子弟本就是很拼的,怕死的是各大總兵,”文朝衣道:“升到總兵已是軍將頂峰,立再多功也無用,但求無過便好。而家丁戰力的黃金期只有幾年,養多了耗費錢銀,只需做到不比別的總兵官差就行了。多余的錢留下來傳給子孫后輩,讓他們立功再攀高位,一代一代的就這么傳下來。”
一個比誰更爛的時代!
方景楠舉起大拇指贊道:“文大人果然不虧為當世大才,分析的條理分明,點破了武將不作為的根本。憨傻之人如何能登高位,必有各自緣由。”
文朝衣心中一樂,謙虛地嘆道:“哪里哪里,只知其因,沒有解決之道,也是無用。”
不料方景楠夸獎了一句后,卻又道:“但我認為,這只是他們克扣糧餉頹廢軍事的表面原因,而不是問題本質。”
“喔,那你認為本質卻是為何?”文朝衣明顯不服地道。
“本質么?”方景楠笑了笑,忽地異常認真地望著文朝衣的眼睛,一字一句地道:“他們不知道大明馬上就亡!”
翁!!!
尤如一道春雷,炸響了平靜的湖水,醍醐灌頂地直達文朝衣的腦海。
確實,如果各大將門知道大明很快就要亡,不談保家衛國的胸懷,傾盡所有也要加強實力以求自保啊,不然有錢沒命花豈不白搭。
“但是大明怎會馬上就亡?”文朝衣道:“這不是危言聳聽嗎。”
大明確實是爛很多年了,但一直不都還活著么,邊地的百姓是比較慘,但南方諸省日子也還能過呀。
這便是歷史的局限性了!
這個時代的頂層人士都感覺到了世道的變壞,但總感覺離王朝毀滅還很遠,農民軍造反了十幾年,基本也只是在陜西邊地鬧騰。后金兵厲害是厲害,可是人太少,攏共也就十幾萬人,撐死了布滿一省之地。
如何亡我大明?
子不語怪力亂神,方景楠不好說氣運一事,可明亡的根本原因他自己也不知道。
后世常說的一句老梗‘這大明咋就亡了’?以此可知,幾百年后的人,跳脫歷史局限地反觀大明,對于這個問題也仍然沒有統一看法。
崇禎的多疑,朝廷財政崩盤,官僚貪腐,鼠疫橫行,不和親不南遷,等等都是問題所在。
這些問題也都曾被這個時代的讀書人提出來過,私底下也討論過多次,方景楠自認沒那般本事,能夠與頭甲狀元郎討論時弊,眼珠一轉,方景楠道:“世間萬物不能單看表象,就好比這西游記。”
“西游記?”文朝衣楞住了,“怎么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