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宇鉦和盧清大喜過望。
對面的黎老板卻波瀾不驚,神情平和地看過來,語氣平靜地吐出一句話:“不過,這種事不動用官方的幌子,是”
南門酒樓,是黎家的福地。
因為黎家當年的第一單生意,就是在這里談成的。
正是有了北伐軍當年的一筆大單,黎家才成功地躋身地下軍火市場,并逐步成長為一條聞名粵閩湘贛的軍火大鱷。
在這個風云動蕩的時代,贛南閩西粵北這片土地上,你方唱罷我登場,交戰的對手換了一茬又一茬,長袖善舞的黎家,猶如一塊暗夜里的礁石,身處狂風惡浪之中,始終屹立不倒。
老爺子早就退居二線了,小黎接過家業已整整兩年。膽大包天的他,乘著幾場大戰,很是干了幾票大的,賺得海量的銀元。
只是,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整個贛南的軍火市場,就全面進入滯銷狀態。
可小黎堅持認為,亂世之中,像軍火這種與黃金等值的硬通貨,永遠不會過時。
所以,向來膽大包天的他,不但沒有壓價出貨,反而像往常一樣,趁勢大舉買入,以極低廉的價格,囤積了大量的軍火。城南的幾座大倉庫,幾乎全被他占據了,里面滿滿都是槍支彈藥。
然而,做生意,做生意,靠的就是進貨出貨,貨如輪轉。
已經大半年沒有生意上門了,手底下跟著一大票兄弟,每日里人吃馬嚼的,簡直是花錢如流水。小黎表面上不動聲色,暗地里早已心急如焚。
好在事情終于在昨天有了轉機。
昨天那單生意,數量不大,子彈數千發,手雷四五箱。小黎卻從中嗅出了一絲不同尋常的意味。
因為,子彈和手雷有一個共同點——它們都是戰場消耗品。子彈嘛,打一發,就少一發,手雷扔一顆,就少一顆。對方不缺槍,只缺子彈和手雷。要的子彈,有三種口徑,與之對應的槍械,國內有漢陽造和捷克式、盒子炮和花機關。
加上昨天那個客戶,又朝氣蓬勃……這種種情況,讓小黎感到,那個曾經的大客戶,又要回來了。
幾千發子彈,四五箱手雷,不過是投石問路。
所以,小黎今天的心情很不錯。
心情愉快之下,小黎就帶人將囤積的軍火整理了一遍,重新分門別類,登記造冊。
分門別類的方法,從過去的按大小長短幾十個品種分類,改成了戰場槍彈與民間槍彈的兩個大類。
這一通忙活,轉眼就到了晚飯時分。他帶著幾個貼身兄弟,按照慣例來到了南門酒樓。
樓上有雅間。
剛上了樓,小黎一眼掃去,就看見了那個坐在窗邊的年輕人。
相貌很周正,氣質很文雅,行事很精明。
短短見了一面,小黎的印象卻非常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