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想嫁給易景梟的貴女此刻全聚集到了易修晗的身邊,想著要和未來的大姑姐兒打好關系,總是不會錯的。
韋瀅芝和董寄情互相看不順眼。兩人都屬于皇家邊支,在京城內算不得什么拔尖的貴女。董寄情的外祖母已經過世多年,和太后姨姥的感情幾乎沒有,不過是說出去好聽些罷了,實際上太后壓根沒將妹妹的這個外孫女當回事。而韋瀅芝的身份就更加尷尬了,她是世家女,且是獨女,但她生母不得父親待見,連帶著皇家其他支系也不待見,拖累的她也沒什么人喜歡。
她喜歡易景梟,卻沒人在中間保媒拉纖,無人替她張羅婚事,更別提易家會主動說親與她了,她想嫁易景梟那可以說是比登天都難。
而此刻的易景梟,一個人靜靜的坐在亭子里,品著杯子里的青茗,眸如深潭,叫人琢磨不透。
“六妹妹,別因為你三姐姐的話氣憤,不值當的。”顧璟宜想勸些什么,卻又無從開口。
她也知道宋氏所做的事不對,可孩子畢竟是無辜的,不能讓孩子繼承父母的怨恨和錯誤,既然留下了顧湘宜在伯府,那就不應該這么對待她。
但她沒辦法將這些話說的太透,怎么說?說就算你娘水性楊花也與你無關嗎?沒有那么勸人的。
顧湘宜淡淡的笑了笑,問道:“怎么沒見三嬸來?”
“這幾天入秋有些漸涼,母親著了風,昨兒說腦袋犯渾,今天有些起不來了,就我們姐妹過來了。”顧璟宜說著輕聲嘆了口氣。
“璟宜姐姐不要難過,三嬸吉人自有天相,小病小災傷不到她的。”
顧湘宜勸人的話顯得有些笨拙,可她是真心想勸著的。
不為別的,旁人若得知親戚的女兒是個野種,大部分都不會與她為伍,可顧璟宜不然,她依舊保持著善心對待顧湘宜。與顧斐的不相信宋氏做出通奸的事不同,顧璟宜雖相信了,但她對顧湘宜卻并沒有敵意,反而多了幾分同情。
顧瀾宜身為庶女,自知身份不敢在公爵府亂走,所以緊緊的跟著姐姐,說道:“本來我和大姐姐也不想來的,但是母親說出來見見世面也不錯,看一看京中之才都如何,以后心里有個數。”
她下一句沒說,佟氏告誡她們不要輕易的被小白臉哄騙了去。
“三嬸是個好主母。”顧湘宜說。
比起付氏,佟氏就不知要好多少了,她不打壓庶女,甚至為了讓丈夫開枝散葉,將伺候自己多年跟著陪嫁過來的丫鬟給丈夫做了妾室,算是給了丫鬟一個依靠,這么些年二人情同姐妹,光從這點付氏就遠遠比不了。
而佟氏對待子女,無論是不是自己所生,都一視同仁絕不偏待,對待顧瀾宜那是好的沒話說,顧湘宜知道的不多,但也隱約聽說過,顧恒琰一家救了一小姑娘,那小姑娘便做了顧家的干女兒,一直在顧恒琰的宅子里住。
今兒她倒是沒來。
“怎么不見堂兄在?”顧湘宜問。
“兄長對這賞菊宴沒興趣。”顧瀾宜說:“母親一病,我們姐妹又不能留在家中照顧,兄長不敢再離家了,便留在了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