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府第二次嫁女,羅大管家羅榮開始忙活了起來。
他是大夫人付氏的陪嫁,自然而然的一心向著付氏,顧若宜是付氏的小女兒,嫁妝方面當然不能慢待了。
除了伯府中出的一份嫁妝,付氏又用私房和自己的嫁妝給女兒添置了好些,顧恒鈞說給女兒二十四抬,這里頭什么都有,金銀、地契、房產、鋪面、字畫和首飾等等,也算是夠用了,京城嫁女的富豪之家基本都是這樣。
但付芷容實在不放心女兒嫁到范家,于是使喚羅榮又多給女兒添了幾抬嫁妝,里面塞滿了金銀和首飾,光是瑪瑙珠的項鏈就一口氣添置了七八條,甚至多給了五六個鋪子。
顧若宜的外祖付家是有名的商戶,這種嫁女的事也不能馬虎,付氏的母親親自跑了一趟。
說實話,她對這門親事并不是很滿意。
可她深知做伯爵的女婿惹不得,只好同意外孫女嫁給了范家那樣的低級門戶。
“賢婿,好孩子,我知道對于若姐兒的親事你多多費心了,女兒家嫁出門就等于是潑出去的水,日子好過不好過都是要挺著過的,親事是好親事,可咱們也說不好若姐兒日后的生活如何,所以想著多給添一些嫁妝,這樣她腰板能硬氣一些,賢婿可有意見?”
這丈母娘說話還算明理,這些天顧恒鈞被付芷容吵的頭疼,最吃這種寬心的話,于是一口應下:“給若姐兒添嫁妝也是正常的,您是若姐兒的外祖母,擔憂小輩的心思我懂得,您看著辦就是,但不可太過奢靡,沒得讓人落下話頭。”
“是是是,賢婿的意思我明白。”
付老夫人看起來慈愛和祥,雖出身商賈但說話做事并不小家子氣,顧恒鈞還是比較愿意給她幾分面子的。
秋天來的并不突然,早晚的風吹在臉上帶著些許涼意,清早起來,瞧見大葉的芭蕉葉上凝結了一層寒霜。
在這樣一個秋天里,顧若宜出嫁了。
顧湘宜這是第二次見到顧嫻宜,顧家的大女兒,付芷容的長女。她嫁到了東平侯府,舉止很有大家夫人的規范,顧若宜出嫁前一天她就回來了,與妹妹在閨房說了半晌話。
要說起來,顧嫻宜和寧家還有一些關系。
曾經寧家因與顧家比鄰而居,所以寧遠江見過幾次顧嫻宜,覺得她溫柔嫻靜,適合娶回家來,所以有一次提起過要為寧夙說親,將顧嫻宜娶進門當兒媳婦,后來被寧初厲聲阻止。
女人看女人是最真的,她第一眼瞧過去,就覺得顧嫻宜不是什么好人,起碼不是個老實的。
成婚這天還算熱鬧,來的都是顧范兩家的親信之人,付家也來了一些,除此之外再沒宴請其他人。
說實在的,顧若宜的事鬧的實在難看,就算顧恒鈞下帖子了,人家能不能賞臉來還不一定呢,到時候可真是鬧了笑話,沒得彼此傷了和氣。
顧若宜穿著大紅嫁衣,被顧以濤背出了門,出門前她哭了一次又一次,扯著付氏的袖子嘟囔說不想嫁,還說她明明可以進到敬德公府做夫人的,都是顧湘宜害得她。一旁的顧湘宜只淡淡的笑著,并不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