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酒罷,姒易略帶歉意的看向三位教員,做出一個請的手勢,面露尊敬。
“繼續用膳吧!”
為首的方海點頭,先前的事果真精彩,令他更好奇夏蕭今后的表現。等午宴過后,便是最終賽選。
方海端起一杯酒,絲竹聲便再起。可沒了起初的歡快。反而令群臣心驚,讓這寧靜的大殿頗為詭異。它沉重而壓抑,似一場冤屈的結尾,可這個句號畫的太快太圓,反而沒了起初想象時的圓滿,給人一種極大的落差。可其中的震撼,從未缺失。
樂聲下,先前斟酒舉杯的才子佳人失了色,沉默著,似與四周斷了聯系。
夏蕭和舒霜無言只喝酒,雖不勝酒力,可還是一杯接一杯。
這一天朝思暮想,現在總算實現愿望。
筷子沒再抬起,盤中微涼的餐食已無滋味,夏蕭嘆了口氣,再倒一杯酒。
一會還有寧神學院的最終賽選,但舒霜沒有勸夏蕭停杯,她了解夏蕭,清楚他此時所行。至此,夏蕭心頭最重的事,終于能放下。
姒易靠在龍椅上,看群臣百態。這些人里,有很多都是姒不溫的同黨,要想讓他們依附自己,還需要些時間。可現在姒不溫一倒,這朝局便能被自己掌控。
沐公公忙進忙外,見一小太監站到一旁,連忙從姒易身邊退下,過去問他何事。
“公主殿下的病情,更糟了。”
沐公公一聽,連忙回到圣上身邊,可臉色未變。他輔佐三代君王,知道如何收斂自己的神色。作為圣上身邊最親近的人,他的表情神態,和圣上的情緒掛鉤。
姒易一聽,有些無奈,只能搖一搖頭。
自小,父皇母妃便離世,作為兄長,他理應照顧好自己這唯一的妹妹,可后者身子骨太嬌弱,能撐到今天,恐怕也是極限。
“讓太醫院不離寸步的照顧著,其他照常進行。”
沐公公點頭,側身緩步離開。
舉起酒杯,姒易只能在心中嘆氣,不能表現在臉上
兒時,他也曾在這殿中和年幼尚小的妹妹一同用膳。那一旁的金龍柱下,自己還曾為妹妹喂一口微甜的榛子酥。可那等時光一去不回,妹妹也將離開。
想起兒時,大多記憶恍惚,可無比美好。仿佛在昨日,又仿佛是前生。他不懂自己當時為何想早日長大,現在想起都是遺憾。真想一杯醉酒后,發現所有一切都是南柯一夢。當初父皇健在,朝中大臣克己奉公,明鏡高懸,哪像此時人心不知,各懷鬼胎。
苦笑,姒易停杯,貪杯可是大忌,他還有國事處理。
午宴不長,此后,晉入決賽之人起身,先眾人一步出殿。
“薈月就麻煩蘇叔叔了。”
“稍后我會帶薈月姑娘回府上,你們放心。”
薈月站在蘇忠謀身邊,憂心忡忡的送走夏蕭和舒霜。似察覺到后者的擔憂,蘇忠謀道:
“不用擔心,以他們的資質,應該能過,就算過不了,在王朝中也有一席之地。”
晉入最終決賽的人一走,午宴也該結束。走到殿外,蘇忠謀扭了扭脖子,和薈月走下臺階。看今天的天氣,或許會下雨,早上還無比晴朗的天,現在已陰。
“蘇叔叔,每年題目各不同,前些年的題目是什么?”
“上一屆的題目是一年春,花開多少?上上一屆是河動魚動,究竟誰動?甚至還有漫天星辰,共有幾顆的問題。”
“好深奧的感覺。”
“是啊,而且沒有絕對的答案。像我們這種程度的謀士,也只能在王朝中出出主意。到了外面,恐怕什么都算不上。”
“蘇叔叔謙虛了。”
蘇忠謀搖頭,他還真不是謙虛,而是事實。比起寧神學院和走首教會成員的大智,他這種腦袋,只能算低級。
走到側門,有馬車等待。
“等夏蕭和舒霜結束,估計已是傍晚,他們要回夏府一趟,你不用多慮。”
薈月點頭,坐在馬車中,俏美的小臉上平靜而期待,等著到達目的地。
前殿側面的廊道里,八十六人等待著,本來有八十七人,可姒營沒了機會。他的后半生,因為下半身的一時之爽而葬送。
廊道寬敞,所有人都很安靜。他們心中忐忑,可都不想表現出那股信心不足,而是做著最壞的打算。就算不能進入寧神學院,在王朝中謀一不錯的差事也好。若是有幸進入,定珍惜!
安靜之余,眾人大致保持著距離,只有極少數人靠在一起,比如夏蕭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