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成功啊!老夫一生的夢想能否實現,就全要看你的了!”盯著爐火內的銅液,鄒陽激動地暗想。
這幾日他一直都在測算星石與火銅的最佳配比,兩者之間必須達到一個完美平衡才能算作成功。若是星石過多,則火銅火性消磨殆盡。若是火銅過多,則星石上的星力會被壓制,起不到在甘石星經空時,牽引星力的作用。
為了做好這個測算,鄒陽已經連續在星石上鑿下來十幾塊碎片,弄得整塊星石坑坑洼洼。如同野狗啃過一般。只是每每從上面鑿擊一次,都如在他心肝上挖下一塊般。
如今,這是他又一次熔煉、澆鑄的實驗,他要實驗成功,才能按此配比,開始鑄鼎。不然的話,星石只此一塊,火銅甚是難尋,一旦材料全部耗盡,他就只能徒呼奈何了。
到時候,就算他走遍天下,還能找得到第二塊星石,也得等甘石星再次經空時,才能進行他偉大的計劃。那可還要再等二十一年,他可不敢保證,自己一定能活到那一天。
雖然他保養有術,可天年之時,誰能說的清呢?
看到火爐內的銅液逐漸變成亮白色澤,鄒陽心頭倏然一緊,急忙喝道:“準備澆筑!”
兩名墨家工匠立即小心地抬著一方陶范走來。
這方陶范模具是為了實驗所鑄,方圓也不過盈尺寬闊,如同大了一號的香爐般,鼎底設有三足。
兩名赤膊壯漢抬著鉗鍋輕輕一翻,暗金銅液就沿著鑄口慢慢地澆筑了進去,勻稱的銅汁拉成了一條流暢的細線,一點點地將整只陶范灌注充盈。
其余的墨者與鄒陽圍成了一圈,盯著銅范,等待著它自然冷卻。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鑄鼎的爐火因為無以為繼,旺盛的爐火一寸寸暗淡了下來,里面的木炭也漸漸變成灰白色。
一名工匠伸手試了下溫度,和另一名工匠對視一眼,輕輕地翻開了銅模。將陶范解開。
驀地,在揭開陶范的一剎那間,鼎底陡然爆出了一道暗金色的光環,如同水紋漣漪一般,向周圍擴散了開來。在場所有被光環囊括的人,腳下忽地出現一道淡淡光影,一股神秘莫測的力量擴遍全身。
在場所有人露出驚異的神色,因為在這股力量涌入體內后,他們感覺剛剛的疲累竟然不翼而飛!
再看空蕩的鼎底處,一層如水的星光蕩漾,起伏不定。
“好,好,就是這個比例!哈哈哈!我果然成了!”鄒陽登時欣喜若狂,他正待伸手撫摸一下銅鼎時,異變驟起。
鼎內柔潤如水的星力忽然一層層的干涸了下來。散發出來的光環也逐漸開始稀薄透明了起來,最終在空中泯滅。
鄒陽臉上的笑容頓時僵在那里。
“鄒師,這到底怎么回事?明明鑄造成功了呀!”一名穿著兜襠布的墨者凝視著鼎底,疑聲問道:“這的確是鑄造成功了,不該失敗才對!”
這幾名參與鑄鼎的墨者俱都是大匠行家,在冶煉鑄造上,造詣比鄒陽還深。鄒陽為了確保成功,在這一環節用的都是經驗老到的高手,秦澤都被他趕到了一邊兒去,生怕誤事。
以這些高手匠人的眼力,一眼就看得出是否成功。只是這畢竟不是一般的澆鑄,雖然心中有數,還是下意識地向鄒陽發問。
“不,沒有失敗,鑄煉這一步,沒有失敗。”
鄒陽緊緊凝視著已失去靈性的銅鼎,緩緩地道:“剛剛鑄鼎時,火銅與星石比例已是最完美的配比,否則也不會出現那道星力光環。可星力很快逸散了,這就……”
一名中年墨者皺著眉頭,緩緩地道:“世間大道,莫過于陰陽平衡,五行生克。星石之力與火銅之力同為大地產物,屬性相克,但是在能達到平衡的時候,應該會融合啊,現在鼎已成,星力卻未與銅精相融,而是逸散……”
“逸散、逸散……”正蹙眉苦思的鄒陽聽著他的喃喃自語,突然明白了什么似的,雙眼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