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陽抖了抖手中一捆竹簡,大笑道:“找到了,找到了,這里有關于五色石之記載。我等鑄鼎,本已成功,赤練火銅中和了甘石星力,之所以鑄鼎成功后又復逸散,不能留存星力于鼎中,蓋因欠缺五行之力。”
一位墨者驚詫地問道:“五行之力?”
“不錯!”鄒陽輕捋長須,微笑道:“陰陽相合,乾坤交泰則萬物衍生,然萬物衍生卻逃不出五行變化之理!鑄造星鼎的關鍵是火銅與星石的融合,火銅為陽、星石為陰,鑄鼎成功后能夠讓這股中和之力生生不息,便需五行運轉的衍化了。”
周圍墨家匠師們聽得大皺眉頭,對于玄之又玄的五行學說,他們可不大明白。
鄒陽見狀,也不拽文了,直截了當地道:“我們只要尋到五色神石,星鼎便可筑成。”
公冶善道:“鄒先生,這五色神石,究系何物?”
鄒陽道:“這五色神石,乃是會稽砆石、華山洗石、鳥危山馨石、燕山嬰石和陰山礪石。”
一位匠師突然一拍額頭,恍然道:“是了是,我聽說過一個傳說。傳說五色神石有脫胎換骨之效,上古曾有仙人遍訪名山大川,采集五色靈石熬煉成乳,而后在中岳嵩山服用飛升。”
鐘離鶴沉吟道:“也就是說,我們要派人前往這五個地方,采集這五色石?”
鄒陽搖頭道:“鄒某年輕時曾游歷天下,據我所知,便是這書中記載的這五個地方,有的也已再尋不到這樣的神石了。”
公冶善蹙眉道:“我們墨家擅長機關巧器,鄒先生若是需要各種奇金靈木,我天機城并不缺乏。可這五色神石,分明是方士煉器之物,卻非我墨家所有了。如果這五處山上業已尋不到這五色石,豈非放眼天下,都無處可尋了?”
眾人一聽,都不禁沉默下來。
本來沒有希望還好,現在找到了解決辦法,卻無法尋覓這解決的材料,眾人如何不覺郁悶。
鄒陽苦思索半晌,突然兩眼一亮,道:“有一個地方,或許還是有的。”
眾人齊齊向他望來。
鄒陽道:“史書有載,周靈王時大夫萇弘,曾在洛陽以五色神石設祭壇,為周王室祈福。后被晉國上卿趙鞅逼殺,傳說此人死后其血化作碧玉。而其隨從,仍守候他所建的祭壇,歷數百年數代人不曾散去……”
眾墨家大匠的眼睛又亮了起來。
鄒陽道:“雖然自周靈王至今,中原頻起戰亂,天下已不知幾番變換。可這一方祭臺,應該不是各方爭奪之地,那用來筑造五色祭壇的五色石,說不定……”
鐘離鶴迫不及待地道:“那我們就往洛陽一行,去找那萇弘祭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