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虎、王慶、宋江他們和朝廷的局勢如何?”田疇問道。
方牧將各地探子打探回的消息告之田疇。
田疇又問朝廷局勢。
方牧又盡數告之。
“方家終究是臣,以臣篡君將失大義,宋江等人無法成大事就在于他們沒有大義,失了民心。若要起大事需借一名。”田疇說道。
“什么名?”
“趙桓繼位后天下局勢動蕩各地揭竿起義,天災不斷,說明趙桓之位來之不正上天動怒,我們擁立新王以新王名義討伐趙桓。”田疇說道。
方牧醍醐灌頂,他之前從未想到這一點。
君不見三國里曹操、劉備一個挾天子,一個以大漢皇叔之名走遍天下。
有一個名義在能獲得很多的好處。
“我們應該擁立誰?”方牧說道。
“除了趙桓以外還有哪個皇子名聲不錯?”
“名聲最佳的就是三皇子趙楷了。”方牧說道,“只是趙楷早在先帝在時就被封為鄆王,封地江陵,兼任荊南、寧江軍節度使和夔州牧,他自己本身就是一方諸侯,如果擁立他很可能會被反客為主。”
“不對。”田疇皺眉又看地圖。
“你不覺得很奇怪,為何王慶會突然造反,王慶可是州牧,而且王慶造反后行軍路線恰好避開了趙楷的封地?”
田疇在地圖上指向王慶的行軍路線。
聽得田疇這么說,方牧不由低頭順著田疇指的方向看去。
“如果你猜的是真的......這趙楷隱藏得很深。”方牧喃喃自語。“不過如果真是趙楷是幕后主使的話他為什么不站出來,相信以他的名義成為王慶軍首領的話王慶起義絕對會順利很多。”
“這我就猜不到了,說不定是他后悔了。”田疇說道,“那就換一個吧,除了趙楷以外哪個皇子名聲不錯?”
“趙構。”方牧腦海里突然浮現這個名字,他脫口而出。
方牧想到了什么有趣的事。
挾宋高宗打宋欽宗?
南宋開國之主打北宋末代皇帝。
如果這兩位皇帝之間真的有氣運的話,那握住了趙構就等同于握住了一把屠龍兵。
田疇沒聽說過趙構,他對新宋的太子們也不了解。
“這趙構被封了廣平郡王,趙桓繼位后就把趙構趕到了廣平縣去,把他‘請’過來應該不難。”方牧說道。
提及趙構方牧就想到了關于趙構的一個民間傳聞。
趙構即位后被金兵追擊向南逃亡。
有一次在黃河北岸被金兵追殺時他幾近走投無路,幸得有忠臣之子李馬舍生忘死地背著他逃至河邊又駕船過河,才讓趙構幸免于難。
事后,趙構為了標榜自己是真命天子有天神相助,憑空捏造出了“泥馬渡康王”的故事。
李馬變成了泥馬。
而趙構擔心李馬會揭穿真相遣人將李馬藥啞,之后更是殺死了李馬,從此以后就沒人知道泥馬是李馬了。
當然這都是民間傳聞,沒有歷史證據。
不過趙構的黑歷史又何差這一點。
捉趙構要選兩個合適的人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