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王慶他兵敗被擒,王慶建立的偽慶被滅了。”梁中書將最新的情報告之趙桓。
趙桓得知消息后頓時驚慌不已,本來方臘就勢大,如今又滅了王慶,那如何是好。
“那我該如何辦。”趙桓焦急道。
“陛下不要著急,王慶雖然被擒,但是方臘想要吞并大慶也需要時間,我們可以扶持王慶的子女和方臘對抗。”梁中書替趙桓出主意。
他心底其實還有一個想法,只是他不敢說出來。
他們當年就是從大宋出來的人,現在最好的辦法當然就是離開新宋返回大宋。只是他們當初是奉命前往這邊,如今丟失了地盤逃回大宋難保不成會受到重罰。
更重要的是當年他們穿過的那條通道是在南方,他們想要去必須要經過江南。
想到這里梁中書心底哀嘆,若是當年給方臘的封地不是在江南就好了。
“就該如此做,就該如此做。”趙桓拍手,“趕緊派人去聯系王慶的后人,就說朕承認了他們的身份,讓他們絕對不要投靠永國,繼續和永國打。”
“陛下,是否要派人去聯系大宋,若是能聯系到大宋或許......”梁中書臨走前最后還是說出了心底的想法。
如今就連種師道老將軍都沒了。
他們確實沒有太多的底氣對抗永國。
“你想辦法吧。”趙桓聽后揮了揮了手,然后不耐煩的趕走梁中書。
他其實擔心如果大宋的人來后他的地位可能不保。
......
中州,大宋。
皇城大梁北,觀星臺。
“今年新宋那邊反饋的國運只有去年的五成不到。”觀星臺內幾名文臣低聲說道。
“要告訴陛下嗎?還是告訴丞相大人。”
“告訴陛下吧,畢竟新宋算是藩國。”
隨后有文臣進宮覲見趙光義。
大宋開國太祖趙匡胤當年御駕親征與大漢征伐,返程后就閉關至今,皇位也傳入如今大宋二世皇趙光義手中。
大宋皇宮,臉型方正白凈,留有一個口字型的黑須,眼袋略重但卻大有神。
“新宋......”趙光義有些猶豫。
當年新宋是兄長派出的人去建立的,如今那邊唯一的入口被中漢占據,自己如何能派人過去。
除非能派遣水軍出海北上。
但外海環境險惡,且頻有風暴難以穿越。
若是派遣大軍過去肯定會被中漢發現,他們肯定不會坐視大軍過境。
“新宋為我們提供百年氣運,也是功德圓滿,不如就派遣一使臣去看看新宋那邊發生了何事。”趙光義說道。
趙光義思索該派何人,想著便對近臣王繼恩問道:“你有何人可推薦?”
“陛下讓誰去,誰就可以去。”王繼恩恭敬說道。
趙光義擺手,皺眉說道:“我讓你舉薦你直說就是。”
“富弼頗有才能。”王繼恩偷偷看了趙光義一眼,說出這個名字后就眼觀鼻鼻觀口閉口不言。
“富弼......是晏殊家那女婿?”趙光義問道。
晏殊他還是知道的,當年十四歲以神童之身入朝獲進士出身,如今官至右諫議大夫、集賢殿學士、禮部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