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豈能如他所愿。”孫策說道。
“主公,我倒是有一個計謀。”黃蓋說道。
“說吧。”
“火攻詐降。”黃蓋目光灼灼的說道。
周瑜眼底露出一絲異樣。
他的想法和黃蓋不謀而合。
“我也認同黃老將軍的計策,只是此計也有風險,若是風向不利于我們怕是很難,所以還請主公請請幾個人來助我。”周瑜說道。
雖然周瑜對自己有自信,但也沒自信到自己一人就能斗過對面一群謀士。
三分天命,七分人力。
如果當日風向有利于他們,在這個基礎上周瑜再借風,哪怕遜色幾分也能成功施展火攻。
但如果當日無風或者風向不對,就有些困難了。
尤其是火攻,這東西最看風向,如果風向不對就不是燒敵人,而是燒自己了。
所以周瑜需要幫手。
“你要何人?”孫堅問道。
“陸遜,張昭,張纮,諸葛瑾。”周瑜說道。
魯肅如今就在軍中,自然不用再征。
“好。”
孫堅當即快馬加鞭去請幾人前來。
不過七八日就將幾人請來,這七八日里方牧所領大軍還在繼續造船,畢竟是百萬大軍,需要的船只不是一個小數字,哪怕隨行工匠數量不少。
營帳之中,孫堅將計策告之幾人。
陸遜本來就喜歡玩火,歷史上夷陵之戰一把火燒光了劉備的老婆本,失去多年積蓄的劉備憂憤成疾郁郁而亡。
聽得可以火燒,當即大喜,“此計甚可。”
諸葛瑾面無表情,他心底卻是想其他,他弟弟諸葛亮投奔了方牧,還寄來書信邀請他去投奔方牧。
歷史上諸葛家在天下廣撒網,不得不說諸葛家的眼光還是很不錯的。
諸葛亮在蜀漢、諸葛瑾在東吳、諸葛誕在曹魏。
這三張走到最后的王牌都精準的投入了三國最有潛力的三張潛力股。
但這一世不一樣,諸葛誕早早就投入了方牧治下,只是因為能力相對其他人才來說顯得不是那么出眾,故此目前只是擔任一郡郡守,此行為未能南下。
如今孫堅大勢已去,最好的結果也是龜縮江南數十載,或許等到有朝一日熬死方牧,等到方牧內亂或許有可為。
但這幾率太小了。
諸葛瑾實在不看好此戰結局,但他既然已經投奔孫堅,以他的信念又很難做出背主之事。
“諸葛先生,可是身體有恙?”周瑜見到諸葛瑾一言不發,忍不住開口問道。
諸葛瑾沉默,搖搖頭,“這確實是目前最好的辦法。”
事后,周瑜找到孫堅,言及諸葛瑾有些不對勁。
孫堅不以為意的說道:“無非就是諸葛家的人給他寫信而已,我相信他。”
這番話不知道怎么傳入了諸葛瑾耳中。
長嘆一口氣,諸葛瑾徹底打消了心底的念頭。
孫堅如此信任他,他又有什么理由背叛他呢。
有孔明在方牧那邊已經足夠維系他們諸葛家的地位了。
就算少他一個諸葛瑾也不重要。
從營帳里出來,諸葛瑾雙手背負于身后站在江邊,江邊的大風吹動他的頭發。
他望著江對岸,心底默默想到。
“孔明,就讓兄長來看看這些年你進步了多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