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此地戰報迅速傳回兩方。
蘇烈眼底露出笑意。
“張先生果然厲害。”蘇烈開口說道。
“還是多虧沮授田豐先生出謀劃策。”張賓謙虛,不敢邀功。
“北魏折損四員大將,絕對傷筋動骨。”眾人開口說道。
“不可驕縱,此戰必須小心,我們只是占據了部分優勢。”
“拓跋燾此人重情誼,楊大眼為其心腹愛將,拓跋燾可能會孤注一擲。”張賓開口說道。
他和拓跋燾是老對手,對拓跋燾的了解遠超旁人。
北魏國內一片哀嚎。
楊大眼、傅永、奚康生、崔延伯都是北魏大將。
尤其是楊大眼和奚康生,這兩人在北魏的地位堪比蜀漢五虎將的重要程度。
最重要的是這兩人都是胡人將領。
他們的存在對拓跋燾壓制和維持國內勢力平衡有著重要的意義。
拓跋燾雖然對國內子民很好,算是一個明君,但終究無法改變拓跋燾的根本身份。
他是一個胡人。
而且在南北域很難有忠誠這種東西,仁義之君在這里是走不遠的。
只有強硬的手段才能在南北域統治一方大國。
以下犯上,謀權篡位在南北域是稀疏平常的事,加上拓跋燾胡人身份。
在氐族、鮮卑、匈奴等多個異族以及漢人族群之間維持一個平衡這么多年已經是很不簡單的一件事。
楊大眼奚康生都是忠于拓跋燾的重臣,隨著這兩人陣亡,國內的局勢逐漸動蕩。
好在有崔浩的輔佐。
些許動蕩和國內的叛亂迅速被平定。
但這只是治標不治本。
“太師,本王準備派人全力進攻永國大軍,一方面是恢復!”拓跋燾開口說道。
“大王是想借此緩解國內壓力吧。”崔浩開口說道。
“沒錯。”
“此舉倒是可行,只是大王有沒有想過,如果敗了那又如何。”
拓跋燾無言,“難道國師就對我這么沒有信心嗎。”
“大王是想聽實話還是?”崔浩問道。
“當然是實話。”
“勝率不足三成。”崔浩說道。
拓跋燾瞳孔猛然一縮,“難道國師對本王這么沒有信心。”
“大王是想借此戰消耗國內野心家的勢力吧,可大王有沒有想過如果我們輸了那怎么辦。”崔浩嘆了口氣。
“此戰若輸,國將不存!”
“那就必須勝,本王準備...親征!”拓跋燾堅定的說到。
“愿為大王效力。”崔浩雙手作揖,深深做了一揖。“大王若出征,后方需留一人坐鎮后方,以防起亂。”
“太師看何人可坐鎮后方。”
“此人必須為拓跋家族族人。”崔浩說道。
“那何人可擔此重任。”
“拓跋宏。”崔浩說道。
“太師與我所見略同。”拓跋燾欣慰點頭。
旋即下令皇玄孫拓跋宏監管朝堂,拓跋燾挾崔浩率領大軍御駕親征。
同時以戰事不利之責剝奪爾朱榮兵權,接管爾朱榮軍權。
爾朱榮沒有反抗也沒有拒絕。
眼神深邃的與拓跋燾對視,然后輕笑一聲,恭敬的將手中的帥印教給拓跋燾。
這讓原本做好了爾朱榮反抗就準備用強硬手段的拓跋燾有一種拳頭打在棉花上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