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步:找到一臺電腦,打開特定視頻,視頻會教導你怎么擺放香檳塔。同時視頻的聲音會吸引到附近的喪尸。你能聽多少秒,由你自己來判斷,第二次從第幾秒開始聽也由自己判斷。
第二步:找到指定地點。17層一半是辦公區,一半是游樂場,指定地點都在開闊地。游樂場障礙多,方便躲藏。辦公區桌椅和辦公室多,也利于躲藏。以先來后到的原則,選手自行選擇指定地點。同時,不能破壞其他選手的香檳塔。
第三步:從兩個特殊房間內獲取香檳杯。一共有十幾個贏取香檳杯項目,一分鐘跳繩130個、俯臥撐50個、仰臥起坐50個、引體向上20個、拼字游戲一幅、拼圖一幅、手工一件等成功后可拿到一盒香檳杯。每盒香檳杯六個。特殊房間和附近區域為安全區域。
第四步:將香檳杯擺放成功。期間肯定會有喪尸經過,必須擺脫喪尸后才能擺放香檳杯。
對于很多人來說還有一步,計算出六層方形香檳塔需要多少個香檳杯。袁忘還算聰明,看了兩次視頻后就知道大概數量。第一層1個,第二層4個,第三層9個,層數的平方。第四層16個,第五層25個,第六層36個。
好了,現在要找紙筆。袁忘會心算,但是要把數字寫在紙上才能心算。比上不足,比下有余,11號大叔到處找計算器。
91個!袁忘算出自己需要91個香檳杯,每盒6個,要16盒。16盒對袁忘來說不難。俯臥撐先來兩百個就四盒。
但不是這樣,拿到一盒香檳杯后要擺好之后才能再回去挑戰拿香檳杯。這是一場漫長的馬拉松,在一個上午的劇烈運動之后,現在每個人饑腸轆轆。
體力成為6名選手都必須面對的問題,這還是在第18層作弊的情況下。但競賽有意思的在于,沒有人會抱怨苛刻的規則,人們只會抱怨不平等的規則。即使六人都被淘汰,也會根據淘汰時間決出123名,與其說是對抗游戲,不如說是選手們之間的對抗。
不僅是選手,喪尸也很痛苦,他們必須追逐發現的選手。但喪尸可以吃漢堡,可以吃披薩,可以來杯威士忌,還可以換班。
……
下午五點,6名選手的進度差不多,工程完成率在50%-70%之間。但因為饑餓和劇烈運動,他們恢復體力的速度越來越慢,疲憊感在不斷增加。這時候每個人的選擇不盡相同。
袁忘、10號和特雷三人選擇了睡覺,16、9和11號他們選擇短暫休息后繼續工作。
晚上七點,9號在逃跑時摔倒,被喪尸們吃掉。9號和其他被淘汰者不同,其他淘汰者還可以通過血清復活,而9號直接被淘汰,沒有復活的可能。
晚上十點,袁忘起床,先尿尿,再喝水,一口氣喝下一升水,這樣能讓胃部有充實感,降低饑餓帶來的負面效果。
先去領香檳杯,袁忘早就放棄體力領杯的做法,他選擇做手工。手工是袁忘戰爭年代訓練出來的一種技能。變廢為寶在資源匱乏的當時是一項基本技能。做手工先看視頻,而后用給的材料做出物品。幾乎不消耗熱量,時間略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