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叔反問:“你為什么問這個問題。”
袁忘道:“請不要誤會,我不認識拉丁文,但是對這個刺青很有印象。我也說不清什么印象。”
大叔點點頭:“請坐。”
袁忘落座,大叔給袁忘倒酒:“這是互幫會的刺青,意思是你幫助我,我幫助你。八十年代,很多華人去歐洲討生活,大家處境都很艱難。有幾位華商組建了互幫會,對生活困苦的華人進行一定的救助。主要是醫療和就業這兩方面的幫助。互幫會名言就是互相幫助,當時在歐洲形成了一定的規模。”
刺青成為互幫會成員間流行的一個標志,為了避免誤會是華黑,不使用漢語刺青。諸如大叔當時在意大利,就使用會內流行的拉丁文刺青。意大利是當時華人渡偷主要歐洲目標國之一,因此意大利有很多需要幫助的華人,互幫會也以意大利為中心。
大叔告訴袁忘,互幫會最牛的階段是曾經說服意大利政府大赦了一次非法移民。不過因為不少互幫會的成員犯罪,又有人加入當地的華黑專門敲勒華人,互幫會被多國警方調查,最終互幫會在上世紀末解散。
袁忘和大叔深聊后對互幫會有了更多的了解。袁忘也沒隱瞞,告訴大叔自己是棄兒,他是覺得大叔刺青非常眼熟,所以才上前打招呼。大叔告訴袁忘,有這句話拉丁文左手刺青最少有三百人。
互幫會解散后,大家各顧生活,大叔的兒子到紐唐工作落戶,把大叔接到了紐唐。大叔不愿意呆在高樓大廈中,于是從事自己的老行當:開貨車。
臨別互相留了聯系電話,大叔表示回去會和自己幾個還有聯系的兄弟聯系一下,詢問是否有人在東歐遺失了孩子。如果有消息,一定會聯系袁忘。
當夜回賓館,袁忘很遲才入睡,他上網查詢和互幫會有關的信息。不相信運氣是日常工作,在情感上袁忘愿意相信冥冥中自有天意之說。
深夜回憶,袁忘只記得刺青的手背上這句拉丁文。袁忘記得自己當時問了一句:為什么不叫右手洗左手呢?
凌晨四點,夫妻獵人追到了逃犯的尾巴,并且伺機搶回了孩子。逃犯挾持了一名醉酒女子與警方對峙,最終雙雙被捕。給袁忘這次南城郊之行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
將小拉托付給酒保后,袁忘開始了偵探考核之旅。
本次偵探考核為避免出現上次考核中袁忘迷路的事件,所有參加考核的人員都有專車接送。考核的地點是在比利時,最少暫時在比利時。準確說是比利時列日城的一個小鎮的郊區的一座公寓樓。
兩輛中巴從酒店運載了四十名通過初選的選手到達公寓樓。
公寓樓實際上是一套房子,隸屬某人私有,私有土地面積很大。之所以認為是公寓樓,是完全沒有建筑特點,四四方方的。內部也是如此,五層的建筑中,二、三、四、五層的解構完全一樣,連房間大小都一樣。這四層一共有八十個房間。
介紹后才知道這棟公寓是二戰時期的軍官宿舍,地下一層為會議室,現在還遺留有沙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