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孤求敗內力從丹田散開,化作幾乎實質化的汩汩細流,盡數化入四肢百骸,讓他的聲音愈發年輕起來。
獨孤求敗并指成劍,眼眸里的渾濁已經盡數散去,仿佛礪石拭亮的劍鋒般泛著懾人的寒芒。
張三豐沒有說話,但一張無形的陰陽雙魚圖已經浮現在了他的背后,天地間的陰陽二氣與張三豐周身氣機流轉相合,方圓百里盡數化作張三豐的領域。
“鏘——!”
下一刻,天地之間一聲劍鳴響徹四方,從獨孤求敗身上站起了一道虛幻的人影。
這道人影容貌與獨孤求敗神似,但卻只有二十幾歲的年紀,面如冠玉,劍眉星目,掌中倒提一口長劍,眸子里印著張三豐和他背后的太極圖。
“余縱橫江湖三十余載,殺盡仇寇,敗盡英雄,天下再無抗手,遂自名求敗,”那青年手中長劍劍尖斜指,口中輕言竟似刀劍交鳴,“今日,吾壽將至,當以此劍,留痕天地!”
話閉,劍出。
無盡華芒中,一道劍痕直指張三豐,那青年身形面容卻已消散無形。
張三豐背后太極圖散去,緩緩嘆息一聲。
獨孤求敗最后放棄了求敗,他這一劍,斬的并非是張三豐,而是如其所言一般,留痕于天地。
張三豐轉身踏出山洞,身形飄然變換,周身氣機流轉,騰空御風,直奔大宋皇宮而去。
他的身后,自那片山谷而起,八十里劍痕綿延,化作一道陡峭深谷。
劍谷之上,云層紛紛向兩側排開,正午的日光毫無阻礙地投下,映照著整座劍谷。
……
大宋皇宮。
張三豐立于大殿中央,周圍文武百官目光隱含敬畏。
皇帝趙昀端坐在龍椅之上,一個小太監手捧圣旨,高聲宣讀冊封張三豐為大宋國師。
小太監宣讀完了圣旨,又捧著圣旨走到張三豐身邊,張三豐神色平靜地接過圣旨,既不行禮,也不謝恩,只淡淡道了一句“謝陛下”。
殿上朝臣面色多有不忿,但七日前早朝時,張三豐駕霧騰云落于殿外,行似仙人,又讓他們敢怒不敢言。
底下的人不忿,坐在龍椅上的趙昀倒是面色如常,昨日國師已經以神通為他謀劃天機,指點迷津,他心中已經堅定要滅金屠元,光復大宋。
他雖不是什么圣主明君,但這只是因為能力不足,不代表他不想當一個好皇帝。
別的不說,單憑未來他會聯蒙滅金,就已經算是南宋諸多皇帝里的一股清流了。
雖然腦子似乎不太好使,忽略了唇亡齒寒的道理,滅掉了金國之后反而導致了蒙古可以全力攻打大宋,加速了南宋的滅亡。
但至少他還是有志氣、有血性的,不是一灘扶不上墻的爛泥,昨晚張三豐將未來的歷史以“天機”之名為趙昀灌頂,以仙人的身份徹底博得了他的信任和支持。
現在得知未來歷史又自付有仙人相助的趙昀,一心勵精圖治,光復大宋,對張三豐自然是禮遇有加。
至于張三豐……他表示在古代神仙這個身份確實好用,哪怕他不明著說,只要給人產生這樣的錯覺,他們就會通過不自覺的腦補把你推上神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