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華國的陸合能源集團橫空出世。
陸合集團面向市場推出一款廉價新型電池,該電池突破了人類現有能源技術的瓶頸,單位容量比米國最好的電池高出了百分之五十。
能源是現代社會的基礎,是真正的硬通貨。無論電子產品,新能源汽車,航天科技,軍事武器運用,在此之前無比渴望更高容量的電池。
一時間,陸合新型電池的出口訂單蜂擁而至。甚至米國,也不得不將陸合集團移出實體清單,敞開大門進口。陸合集團的董事長孫玉蘭,被米國兩院奉為座上賓,西方各大媒體紛紛吹捧,稱其為“人類科技的先驅”。
這似乎是一個關于財富奇跡的故事,但如果孫玉蘭做的僅僅只有這些,那就稱不上真正的傳奇了。
在陸合電池推出兩年,幾乎覆蓋了現代社會的方方面面后,孫玉蘭某日忽然宣布,陸合集團將單方面制裁米國,對米國實施禁運。
當現場的記者提問,為什么要做出這種決定時,孫玉蘭答道:“華國有句古話,出來混,終歸是要還的!”
舉世嘩然!
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由一個公司單方面挑戰一個超級大國。可怕的是,她還真的做成了。
沒有陸合集團提供的新型電池,米國的各項新能源升級計劃將成為廢紙,數以百億級的設備將成為擺設。
米國怎么可能甘心淪落為二流國家。你不賣,我們自己還不會造么。在米國**的協調下,各所大學,研究院,科技公司抽調出最精銳的科研力量,組建出一支超級科學家團隊,聯合破解陸合集團的電池技術。
米國科技的強大眾所周知,許多人認為米國逆向復制出陸合電池不過是時間問題。或許一年,甚至六個月,以米國的力量,應該能破解出陸合超級電池的關鍵技術。
沒有人料到,僅過去三周時間,這支頂尖科學家團隊便對外宣布,技術破解失敗。
在米國國會作證時,政客們大發雷霆,質問破解團隊的負責人為何這么無能,為什么舉國之力都無法破解一個公司的技術。
該負責人無奈的辯解道:“我們設法弄到了陸合集團的催化劑樣品……但是,我們無法弄明白那是什么……它不符合一切人類已知的理論……我們認為,陸合集團得到了外星人的技術。”
米國終于放棄治療,在華國的協調下,米國和陸合集團簽訂諒解備忘錄,三方和解。當然,其中米國付出了多大的代價,世人無從得知。
而陸合能源的新型超級電池,隨著世界貿易走進千家萬戶,最終成為了標準能源模塊,廣泛運用與現代社會的方方面面。
以上便是陸合能源集團的前身今世,隨著時間的積淀,陸合集團已經逐漸退居幕后,孫玉蘭本人也很少在媒體上露面。
這樣的一座龐然大物,哪怕是邵正業,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陸合能源的電池技術到底是什么原理,為何完全無法破解,他們初期天量的啟動資金又是從何而來,每次陸合遇到危機,那些神秘助陣的高手又是哪方人馬?圍繞著陸合能源集團以及董事長孫玉蘭的謎團,就是一個巨大的深淵,無數有心人前赴后繼,最后粉身碎骨。
但是這一切,在六個月前孫玉蘭宣布退休的時候,迎來了轉機。孫玉蘭是一個真正的商業奇才,她做事滴水不漏,整個陸合集團被她經營得如同鐵桶。
可惜再強大的人,也終有衰老的一天。孫玉蘭退休后,其子俞興文接手陸合集團。他的母親如果是鐵桶的話,那他就是真正的飯桶,做事顛三倒四,成事不足敗事有余。
各方勢力嗅到了機會,蠢蠢欲動。邵正業的邵氏安保,實際上屬于這些勢力中的一支,他受到上面大佬的安排,接近俞興文的兒子俞向晨。
邵正業向俞家的公子俞向晨贈送了許多禮物,并且隱晦的表示,邵氏安保手下的這些人馬,可以助俞公子在集團中爭取到更高的地位。
俞向晨自小養尊處優,是真正的紈绔子弟,他酷愛泡妞逗狗,對邵正業的歸附毫無興趣。但是令人意外的是,一來二去間,俞向晨居然和邵金言成了莫逆之交。
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兩位公子哥同為紈绔,沆瀣一氣也不是什么不可思議的事情嘛。俞向晨甚至打算把妹妹俞笑月嫁給邵金言,這可真是天大的好事,邵正業背后的大佬都被此事驚動,決定親自來濱海進行褒獎。
邵正業做夢也沒有想到,他一生中最大最重要的工作,居然因不務正業的兒子而達成。可見嬌生慣養胡作非為,同樣可以成為棟梁之才嘛!
但俞笑月身邊多出了一個高手,還把兒子打成這模樣,此事到底是俞家的意思還是什么別的原因,邵正業拿不準。
正猶豫呢,病房門被推開,一個年輕人風風火火的沖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