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吩咐,若這五十萬兩兌換,就充入戶部國庫。”嚴成錦如實道。
“狗皇帝,這五十萬兩是本宮辛辛苦苦賺來的,憑什么充入國庫?”
朱厚照還沒見過那么多銀子呢,五十萬兩裝備一支萬人大軍,綽綽有余。
他想籌建一支只聽自己調度的軍隊,沖入草原,斬殺達延汗。
絕不會拱手讓給國庫。
嚴成錦道:“殿下先留著紙條,才是上策。”
朱厚照深以為然。
曾鑒帶著補品來東宮看望太子妃,語重心長道:“滿朝文武都等著,你可不要讓陛下和百官失望啊。”
“父親,女兒也不知道……只怕會連累娘家。”太子妃深知后宮的水深。
先皇的孫皇后無子嗣,又得罪了萬貴妃,最后被幽禁在冷宮中。
百官雖知她是冤枉,但沒有一兒半女,壓根不替他她求情。
連娘家孫家,也會受到了牽連。
曾鑒嘆息一聲:“你在東宮安心養著,一月后再說,若無子嗣,此事也不怪你。”
最后一句,說得極為小聲,只有太子妃能聽見。
太子生不了,這能怪誰?換個皇后,他也生不了。
只是,周太后和百官已經在數著日子了。
一月期滿,必定會讓御醫和汪機診脈,但太子是不會被定罪的,最后的罪責都會推到太子妃頭上。
走出東宮時,曾鑒發現前頭一道熟悉的身影,大步沖了上去。
“賢侄啊,到我工部坐坐?”
嚴成錦拒絕:“下官還有事,要回都察院了。”
不開口他也知道,曾鑒想說太子妃懷孕的事,懷不了運,以百官連皇帝都敢要挾的脾氣,聯名廢妃,也不是不可能。
陛下和周太后為了皇室著想,不會反對。
此事,他也幫不了曾鑒。
曾鑒拉著嚴成錦的袖子,生怕他溜了:“那本官去你的衙門坐坐。”
回到都察院值房,文吏倒了兩杯茶。
當然,嚴成錦的茶是擺設,他只喝自己帶的保溫壺茶水。
嚴成錦開門見山:“太子妃的事,事關皇室大統,本官只能答應曾大人,真有那一日,不隨百官上疏。”
所謂隨百官上疏,就是向陛下請乞廢掉太子妃,換個能生的。
在朝當官,這些事能預料得到。
曾鑒捋須道:“老夫也知道不能強求,你與太子相熟,若太子執意不許,就有回旋的余地。”
“曾大人言重了,本官也不能左右太子的意愿。”
朱厚照機靈著呢,本官每次讓他辦事,都付出了極為沉重的代價。
曾鑒只好作罷,嘆息一聲離開都察院。
一日日過去,百官等得十分煎熬,每一日都如同在油鍋中,食不能寢,夜不能寐。
周太后期盼著汪機能傳來喜訊,可汪機許久沒進宮。
在后世,行房后十日就能測。
但在大明,醫療手段還較為落后,全憑汪機的技術,嚴成錦也不能催汪機,萬一汪機診不出來,也是空歡喜一場,要有十全的把握。
弘治皇帝在午門晨練時,小太監喜匆匆地跑來道:“陛下,汪大夫進宮了!”
汪機宛如神人般,踏入皇宮,惹得小太監四處跑去稟報。
嚴成錦在奉天殿外,等待上朝,卻聽聞小太監說不用上朝:“陛下去東宮了,汪機進宮了!”
百官面色各異,
李東陽和劉健幾人相視一眼,也紛紛趕去東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