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弘治十三年以來,朝廷的事務越來越多了。”
“劉公想說什么?”李東陽頭也不抬,但卻知道劉健有話想說。
“我等三人,每日戌時下值,也批閱不完疏奏,老夫想,內閣再添一位大學士,兩位意下如何?”劉健問道。
九邊在打仗,南方修大運河,還有新增的安南布政使司。
加上天下各地的疏奏,一日就有上千封送入京城,還要負責起草詔令和審議奏章。
累死累活,也忙不過來。
李東陽和謝遷聞言一驚,放下筆,抬頭看向劉健。
謝遷先道:“我樂得清閑。”
李東陽沉吟片刻:“愚弟也無意見。”
翌日,早朝。
弘治皇帝看向內閣,問道:“內閣可有事要奏?”
劉健看了李東陽兩人一眼,躬身道:“臣請乞,再添一位內閣大學士。”
“臣附議!”
李東陽和謝遷兩人躬身。
嚴成錦微微抬頭,六部的幾人頓時來了精神,炯炯有神看向弘治皇帝。
劉健道:“如今疏奏日漸增多,為避免力有不逮,臣想再添一位大學士,來分攤事務。”
“劉公想提名誰?”
內閣大學士的人選,由內閣首輔提名,次輔和末輔投票。
嚴成錦頓時緊張起來。
都察院御史,才堪堪觸摸到權利中心的邊緣,距離內閣首輔還差得遠。
即便入閣,也才是青云之路的第一步。
魏紳和柴升都緊張地看向劉健,他們最不想入閣的人,就是嚴成錦。
這家伙若入了閣,日后想變制度,誰還能攔著?
同時,又有點激動,劉公會不會點自己?
“臣舉薦,吏部尚書馬文升入閣!”
嚴成錦的心態爆炸,就好像中獎名單都念完了,卻沒有聽到自己的名字。
馬文升身軀一晃,雙目朦朧險些落淚,在即將退休之際,竟能獲得入閣的資格。
魏紳和柴升有些失望,但比嚴成錦入閣強。
“我等也以為,馬公的才德,可以入閣!”
嚴成錦深吸一口氣,把左手伸入右手的袖口,掏出三本疏奏。
隨即,又把右手伸入左手的袖口,又掏出四本疏奏。
“臣要彈劾吏部尚書,馬文升!”
大殿忽然一片死寂!
百官看向嚴成錦,滿臉驚恐之色。
嚴成錦彈劾馬文升不可怕,關鍵是,還有六本!這是彈劾誰的?
嚴成錦一手舉著三本疏奏,一手舉著四本疏奏,就像舉著炸彈般,嚇得百官后退半步。
“你……你嚴大人有話好好說,何必如此!”
百官被嚇傻了,連忙出聲勸阻。
若是旁人,他們不會放在眼里,但嚴成錦的疏奏,一月才寫一封,每次皆有人被貶官或致仕。
弘治皇帝臉色陰沉下來,這段時日,都沒有收到嚴成錦的彈章,想來全都屯起來了。
“還有六本,是彈劾誰的?”
“彈劾劉公、韓大人、曾大人、魏大人、柴大人、張大人!”
嘶!
百官倒吸一口涼氣,此子把六部的部堂,全彈劾了!
有這么多罪狀?
韓文皺著眉頭,看向嚴成錦,張升幾人神色各異。
弘治皇帝忽然有種不好的預感,皺眉道:“把疏奏呈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