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后是從高山衛帶出來的兩千神機營,只求一路護送朱厚照回京。
“殿下,咱們說好了,見到王守仁的大軍,咱們就回京城。”
“本宮知道了,不會食言的。”朱厚照不耐煩地道。
這話一天要說一百二十六遍,現在是七十二遍,還有五十四遍。
他心里都數著呢。
不遠處,七個步塘背著旗箱,飛奔著跑回來,神色慌張。
“大將軍,前方有十五丈高的叢林,有鐵蹄的痕跡。”
關外只有韃靼人,聽聞到這里,王庸抽出刀劍正色道:“殿下,騎兵俯沖,威力可提升幾倍!”
人從高坡跑下來,不用費力,速度也會越來越快。
更遑論是馬!
騎兵的威力,在于長距離奔襲,積累起來的速度,可沖垮堅固的陣型。
朱厚照摸著下巴:“若是繞路,需渡小黃河,我等無州無船,如何過河?”
“韃靼兵強,這些孱弱的賊匪,無論如何也低擋不住,形同以卵擊石。
韃靼只怕已經發現我們,殿下快回大同吧!我等在此斷后!”王庸抽出腰刀。
騎兵的奔襲速度極快,一旦被拖住,就會有越來越多的韃虜追上來。
朱厚照看向步塘:“有多少人?”
“屬下不知實數,大抵有一千余騎兵。”
勘測地形和估測人數,是塘騎最重要的任務。
此時,兩里外的山林中。
韃靼人也發現了漢人的蹤跡,探子稟報道:“領主,大明軍隊朝這里來了,有五千人,但三千余人皆為新兵。”
從行軍的士氣和整齊,就能看得出來,那三千個穿著軍甲的士卒,全是新兵。
馬忽蘭雙目放光,他剛執掌浩齊特部不久,正是向達延汗效忠的時候。
“有多少騎兵?”
他估算雙方兵力差距,手中有兩千騎兵和五百步兵,騎兵不多的話,完全可以吃下。
“騎兵二百人左右,半個時辰后就到。”探子道。
馬忽蘭大喜過望,騎兵放于高處俯沖而下,有極強的沖擊作用。
能將明軍分割成好幾個部分,無法首尾呼應,最終殲滅。
韃靼常用的誘敵深入,就是將明君引到一處高坡,然后由騎兵俯沖。
眼前不用誘敵,大明主動送到刀口上來了。
“上馬!準備絞殺明軍。”
兩千騎兵紛紛騎上馬,手持砍刀或長矛。
馬忽蘭站在山上望去,有一隊兵馬朝山腳走來,前方的士兵亂如散沙,宛如呆宰的羔羊。
后方的兩千余士卒,倒是步伐整齊,訓練有素。
兩者放在一起,差距極為明顯。
馬忽蘭感覺到異常的興奮:“簡直是天助我也,只要沖下山,明軍勢必無法抵擋我等的攻擊!”
王庸很緊張,渾身雞皮疙瘩盯著山林。
鳥不會停留在有大軍駐扎的地方,山林中安靜得可怕,他篤定山上有人!
“殿下?不能再往前了!”
再往前走,就是用脖子往敵人刀口上撞。
朱厚照抬起手,卻是繼續前進的手勢:“不慌,放慢步調。”
喝!
駕!駕!
山林中地動山搖,宛如地崩般,馬匹嘶鳴。
韃靼騎兵宛如猛虎下山,露出猙獰又有幾分血腥的笑意,揚起手中的長槍,準備劈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