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他哪兒會,太超綱了。
嚴成錦卻道:“臣聽聞,曹大人想將良鄉工程師,收為戶部的班匠?”
剛從工程師一事,議到絲價,此子又轉回去了。
諸公眉頭一皺,心中猜到此子有話要說。
弘治皇帝仿佛看穿了心思:“嚴卿家有話要說?”
“臣以為,江南各地應當繼續種桑葉和織造,不該受絲綢的價錢影響。”
大殿中沉寂下來。
百官駭然望向嚴成錦,絲綢價格都跌成狗了,再種下去賣給誰?
弘治皇帝不明所以,這時候用地來耕種糧食,才最是明智之舉。
“為何?”
“臣猜測,絲綢價錢還會上漲,若不種桑葉,明年哪里來的蠶絲?”
西方禁止絲綢的時間并不長。
國王下令禁止,但沒過一段時間,連國王自己也穿絲綢,禁令自然廢止了。
絲綢在明中末時,為士紳們賺取了大量的白銀,便可知此時一時之策,并非長久之策。
張敷華有些懷疑地道:“多久才會上漲?”
嚴成錦看向弘治皇帝:“半年,或許更長,臣亦不知。”
弘治皇帝和諸公正失望時。
卻又聽嚴成錦道:“朝廷不缺銀子,先前幾年的買賣中,士紳手里都有銀子,若能將這些銀子調出來用,國庫自是會充盈。”
開海禁后,不僅朝廷賺到了銀子,士紳也賺了不計其數的白銀。
曹元皺眉道:“如何將這些銀子調入國庫?”
他們當然知道士紳和百姓手中有余錢。
“臣或許有辦法,令國庫收支上漲,令財政得以緩解,以給予嚴嵩充分時間游說,令絲價再次上漲。”
“嚴卿家直說。”
“擴建外城!”
京城士紳和百姓手里賺了許多銀子,還有江南的豪紳,想搬來京城。
但京城地窄,大戶的府邸有限,就算要建造也沒有地皮。
他推演的下一步,京城百姓有錢吃飽喝足,接下來就是想要宅邸。
“勞命傷財。”謝遷道。
“謝公想岔了,并非是要彰顯朝廷威儀,是為賣銀子。”
劉健很快想到了:“京城的典房和牙行租房無數,為何要買宅邸?”
“敢問大殿中,誰還租牙行的宅邸居住?諸公漲了俸祿,知道要買宅邸,百姓亦如此。
京城的胡同窄小,許多豪紳在京城的宅邸并不大,但官地不許擴建,僅剩的府邸又被諸公把控在手中。
還有良鄉的百姓,他們賺了一些銀子,想搬至京城,卻無宅邸可買。”
嚴成錦知道,這些大臣手里都不止一套宅邸。
“臣想在良鄉承辦建造局,專門建造坊間的宅邸、街道和橋梁。”
如同曾國藩和李鴻章弄起來的江南制造總局,大明也需一座這樣的建造局,來督建外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