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治皇帝和大臣的目光,落在竹筒和水囊上。
竹筒是貧苦人家所用,只有士紳和王公貴族,才用得上水囊。
弘治皇帝卻皺眉:“一大桶水才賣二兩銀子,光憑小小的竹筒和水囊,要賣到何時?”
大臣頷首點頭。
王瓊道:“這次嚴成錦也沒有辦法,光靠良鄉商會不成,只能官府下令,禁止兌換,陛下?”
弘治皇帝還在猶豫,要不要下圣旨。
這時,小太監走進來稟報:“嚴大人求見。”
不多時,嚴成錦走進大殿中,道:“陛下,臣想借玉泉山,無限期。”
“靠賣水,要賣到何時?”
“一分紋銀,能賺什么銀子?”
戶部和吏部的言官聽到要玉泉山無期限,眼中一紅。
弘治皇帝蹙眉:“眼下,士紳擠兌才是燃眉之急,你要玉泉山作什么?朕若無期限,你能一日湊足五十萬兩銀子?”
“有八成把握。”嚴成錦道。
八成加兩成,是十成!
大臣瞪大眼睛,“嚴大人說說看。”
弘治皇帝眼中露出期盼之色,聲音急促:“說來聽聽。”
“臣還不能說。”
除了零售,還有包月,包年,包一輩子等交易方式。
就算包一輩子賣出去了,還有提前排隊,VIP大泉眼等服務。
韭菜,可以一割再割。
用未來的銀子,解決眼前的危機。
但不能讓大臣知道。
弘治皇帝還有些不信,“玉泉山能打水的泉眼,只有一百多處,一桶半個時辰,一日最多兩千兩,嚴卿家,慎言。”
玉泉山是皇家之地,開三年,與開一輩子不同,弘治皇帝不能貿然下旨。
大臣們絞盡腦汁,也想不出來,嚴成錦有什么辦法。
嚴成錦道:“臣入宮前,已經交代妥當,只等陛下準許,就會有源源不斷的銀子進賬。”
弘治皇帝心動了,倒要看看:“準乞。”
廷議畢,大臣們各自散去,回到值房中。
京城,中書舍人正在畫新邸報,玉泉山出現包年買賣,不管打多少桶,一年只收一百兩銀子。
足足比平日,便宜一百五十多兩銀子。
“善政啊!”
“陛下圣明!出這等善政,恩惠我等百姓。”
京城沸沸揚揚,連一些不算大戶的小戶,也能喝得起玉泉山水。
王瓊想看嚴成錦搞什么把戲,跟到順天府衙門,驚呆了,“這小子,真的賣出去了!”
又是熟悉的一幕,士紳的管家們搶著交銀子。
期貨,已足以讓他覺得新奇,可他想不到,水還能當期貨賣?
粗略估算了一下。
京城有八十七萬人,士紳有兩萬余戶,若每戶收八十兩,就是一百六十萬兩。
遠超五十萬兩。
即便包年的士紳,只有一半,也有八十萬兩。
午間,弘治皇帝用膳后,小憩了一會兒,呼聲均勻響起。
王瓊急匆匆地來到乾清宮,被蕭敬攔在門外:“王大人,陛下正午憩,有事等陛下醒了再報。”
“此事,有些著急。”
弘治皇帝睜開惺忪的眼睛,抬頭看向寢殿外,“何人有事要奏?”
王瓊大步走進來,笑吟吟:“陛下,五十萬兩銀子湊足了。”
弘治皇帝一臉茫然,仿佛還未睡醒般,想到自己才睡半個時辰,不可置信起來。
“一個時辰,就湊足了?”
王瓊點頭:“嚴成錦賣得便宜,一個多時辰,就賣了六千戶。”
弘治皇帝聽得云里霧里,“賣得便宜還湊足了?”
“包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