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先回去吧。”
嚴成錦就是挑謝遷幾人不在諫言,怎么愿意回去?
等太上皇和他們商議后,沒準要換成另外一個人。
三邊總制楊一清,也有資格擔任兵部尚書。
他準備了三套方案。
第一套是老爹請乞致仕,就像后世離職,逼老板加工資。
第二套是由他和李東陽請乞,太上皇看在李東陽的面子上,多少會偏向老爹。
第三套是讓老爹出征瓦剌,打死幾個臺吉或者太師,回來直接敕封尚書。
第四套是讓朱厚照寫圣旨,圣旨一下,太上皇弘治也不會再干涉。
眼下來看,第一套最保險。
“臣還有一句話想說。”
“說吧。”
“太上皇也知道,家父身上有傷,不能再去邊陲。”
這樣楊一清就不能回來了。
說完后,嚴成錦就退出了大殿。
……
文吏抱著朱批后的疏奏走進內閣。
聽說嚴成錦舉薦后,李東陽撫摸胡須,這家伙早就想舉薦了,只是一直沒找到合適的時機。
眼下大同屯兵,需一個兵部尚書。
“賓之兄何意?”
謝遷看向李東陽,想選楊一清,嚴恪松在三邊立功勛,更適合守邊陲。
楊一清學識很高,眼界不凡。
比嚴恪松更適合在朝中任兵部尚書。
只是,嚴恪松是李東陽的親家,哪里有不幫親家的道理。
蔣冕一臉關切,卻沒發表意見,內閣還是要團結一致。
“若李公選嚴恪松,那我等就不提楊一清了。”
張升和崔巖也大抵是這樣的想法。
“選楊一清,楊一清定會被嚴成錦彈劾,為保住這等朝廷棟梁,還是選嚴恪松吧。”
“……”謝遷。
“……”崔巖。
蔣冕倒是覺得,還是李東陽考慮周到。
誰知道嚴成錦手中有沒有彈章?楊一清這等堪比內閣大學士的能臣。
一旦致仕,的確可惜了。
……
次日一早,太上皇穿上常服準備去文華殿閱奏。
想起昨日的事,心中仍然頗為糾結。
該不該給嚴成錦準奏?
還是升楊一清任兵部尚書?
嚴恪松調回京城后,就沒有什么功績了。
蕭敬欲言又止,知道太上皇弘治為難兵部的事,嘀咕道:“太上皇,內閣全選嚴恪松,您不用為難了。”
“怎會如此統一?”
“……奴婢也不知。”
蕭敬說完之后,還不忘朝左右看了幾眼。
卻看見嚴成錦站在大殿中,面色僵硬了一下。
踏入大殿中,太上皇弘治扶著龍椅坐下。
“嚴恪松在三邊立功,又在屯門擊潰弗朗機人,精通水陸,臣以為,可以任兵部尚書。”李東陽道。
本書由公眾號整理制作。關注VX【書友大本營】看書領現金紅包!
謝遷凝神看著太上皇弘治,幾人不置一言。
心中雖然更偏向楊一清。
不過,嚴恪松資歷淺,任六部也未必有機會入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