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皇弘治的棋藝小有名聲,許多天南地北的儒生,慕名來下一盤。
能勝他者,少之又少。
他覺得下棋有趣,能從儒生口中聽到對朝廷的評判。
多日下來,收獲頗豐。
真正的帝王之道,他認為有兩種。
一種是自上而下,天子頒布法令,讓天下百姓不得不順從,稱為暴政。
一種是自下而上,天子從百姓的需求中,總結出“道”,再以頒布法令,回應和滿足百姓的需求,稱為仁政。
“這樣的道理,只有到了寡人的境界,才能領悟出來吧?”
太上皇弘治一邊執棋,一邊陷入沉思中。
忍不住想把領悟的帝王之道,告訴厚照,等這盤棋下完,他就回宮。
“爺,宮里又出事了。”
蕭敬手合在太上皇弘治的耳邊,輕聲說了一句。
這幾日,太上皇似乎在躲著諸公,將權力交給新皇。
可新皇似乎又闖禍了……
“你是說,年滿五十五歲的官員,都要致仕?”
太上皇弘治轉過頭,目光逐漸有些銳利。
大家好我們公眾號每天都會發現金、點幣紅包只要關注就可以領取年末最后一次福利請大家抓住機會公眾號[書友大本營]
身在福中不知福啊。
這些人,都是寡人留給他的能臣。
“朝廷有這等善政?朱兄從何處聽來的消息?”
坐在對面下棋的老者,面頰上充斥著急切之色。
“善政?”
“是啊,朝廷官員任到耄耋之年,堵塞年輕俊才的幸進之路。
有才能的人得不到重用,如今要裁撤,難道不是善政嗎?”
這些官員占著茅坑,許多年輕的俊才,想升遷卻沒有門路。
若能五十五歲致仕,會空出多少官位。
科舉取士,也會增加名額,這不是善政,又是什么?
一時間,在場的所有儒生看向太上皇弘治。
“一看閣下,就知道是官紳人家,不妨與我等說說,朝廷真要五十五歲致仕了嗎?”
今年是鄉試之年,可是一件大事啊!
“應…應當是吧,今日就下到這里,在下明日再來。”
太上皇弘治站起身來,匆忙趕回宮中,不用問也知道是厚照和嚴成錦商量的,上了馬車,轉頭看向蕭敬:
“朝廷年逾五十五的官員,有多少人?”
“內閣中就有張升,六部有韓文,放眼天下,大抵有五百余官員。”
蕭敬也是猜的,將這批官員全部換下,誰來干活。
翰苑只有三百多翰林,不足以填補空缺。
新皇不把江山搞跨,就不會罷休,這就是亡國之君啊。
……
東暖閣,
“新皇,許多耄臣是太上皇選的肱股之臣,諸如張大人和韓大人,還能替朝廷效力十幾年,怎能致仕?”
蔣冕前來質問。
這家伙不會顧及情面,也不擔憂后果,成日與嚴成錦廝混在一起。
不想讓朱厚照當皇帝,就是這個原因。
百官頷首點頭。
劉健和馬文升,不都干到七十多歲嗎?
未聽說過,要以年歲強制官員致仕。
朱厚照看著大殿中的人,眨了眨眼睛。
“他們是父皇的肱骨,不是朕的肱骨,朕又不是傻子,要父皇的肱骨有何用?”
“……”蔣冕。
張升脖子梗都氣紅了。
嚴成錦退后了一步,朱厚照故意氣諸公,讓他們自己罷官。
“臣且先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