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良看著眼前的老儒生,讀書人就是容易憤慨。
用俗話說,就是喜歡路見不平。
好事啊!
“霸州是膏腴之地,不假,可正因如此才招來災禍,朝廷定律,除了牧草什么也不能種。”
這里滿地是蘆草、蒲草、稗草,供養戰馬。
百姓靠挖掘藥材,勉強度日。
“此地與永清不同,要供養戰馬,本官向朝廷上疏,也無用啊。”
趙良有感而喟嘆一聲。
太上皇弘治略微沉吟,看向趙良道:“你再將霸州之事上疏,在下若高中狀元,定在傳臚大典上,將疏奏呈上。”
趙良不鎮定了,傳臚大典上,皇帝和百官都在。
這個老儒生實在太大膽。
“這……”
蕭敬遞給趙良眼神:“我家老爺讓你寫,你寫就是。”
……
京城,會試結束。
今科進士變多,嚴成錦把方學和鄭乾兩人,派去東閣閱卷。
劉來走進值房。
“大人,霸州傳來的疏奏。”
瞧了眼封皮,嚴成錦就丟了回去,“都察院只受彈章,十六道部務,呈遞給內閣。”
“大人,錦衣衛說是給您的。”
難道本官的清廉名聲,已經傳到京城外了嗎?
太不慎重了…
嚴成錦打開疏奏,想要補上這個漏洞,卻被疏奏上的四個字愣了一下:
寡人已閱
這是太上皇弘治閱過的疏奏?看來已經到了霸州。
片刻后,嚴成錦大抵讀明白了疏奏的內容,霸州土地肥沃,但被朝廷征用作草場。
如今九邊暫時無戰事,趙縣令想請旨縮減草場。
退草還田。
嚴成錦寫下幾行字,然后吩咐劉來,“交回錦衣衛。”
……
霸州,
趙府的小院中,太上皇弘治和趙良相談甚歡,旁邊的丫鬟不時端上小菜。
“此番叨擾,不便之處還請見諒。”
“朱兄客氣。”
“進京后,朱某定會將疏奏呈上,趙兄不必憂慮,某在朝中,有些背景。”
太上皇弘治似乎喝得有些上頭了,十分暢快。
趙良笑呵呵的應承一聲,你帶著六個扈從趕考。
“在下早就猜到了啊。”
這時,蕭敬忽然接到從京城來的疏奏。
走在太上皇弘治耳邊,“爺,嚴大人來疏奏了。”
太上皇弘治以出恭為由,起身走到院外,打開嚴成錦送來的疏奏。
霸州事不平,難以安心離去。
只見,下方有一行小字回復。
不可。
馬匹如同耕牛,乃是天下最重要的運力,供給京畿之地,萬萬不可縮減草場,請太上皇三思。
而且,臣又非內閣首輔,貿然上疏,只怕孤掌難鳴。
望太上皇,閱后即焚。
“哼,這家伙,又想讓寡人給他封官。”
太上皇弘治憤然合上疏奏,有些生氣了。
可,這卻也從側面證明了…
此子有不縮減草場的辦法。
蕭敬見太上皇不滿,也是賠笑道:“奴婢看,嚴大人的官路,就是走得太順了。”
太上皇弘治扭頭看了眼蕭敬,蕭敬連忙閉上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