勢成!
不論是五域世人,亦或者古戰神臺與戰雙方之一的愛蒼生。
這一刻所見之徐小受,氣勢洞破云霄,大有“普天之下,屬我為尊”之氣。
“成了……”
便如八尊諳彼時所言一般。
自徐小受登臨桂折圣山的那一刻起;
自拔祖樹、入死海、戰半圣、悟大道、救桑老、藐圣帝的全過程起,至現在!
他一路為戰、為道而養的勢。
終在此刻,于情劍術上找到了真正自我,明確了此生之道后,養成!
只是……
“兩世相,輪回憑,這又是什么?”
于五域眾生而言,古劍修尚是希罕群體。
大部分人不懂劍,只知七劍仙,只看到了受爺莫名其妙的頓悟,以及聽到風中醉的那聲驚嚎。
可他說的那什么“相”、什么“憑”,真正懂的,卻是少數。
然而再少,古劍修畢竟還沒滅絕。
很快,有關九大劍術之情劍術,之相、憑、門之說,不脛而走。
“情劍術,古劍術中唯一一種擁有三重境界之劍術:紅塵劍、忘情劍、不世劍。”
“這三劍,便是當時劍神登頂,封神稱祖時所走之路。”
“而在這三劍之中,又有三法,屬已故饒妖妖所修紅塵劍之"眾生相",忘情劍之"山海憑",以及她沒能開出來,但后來谷雨一劍強開出來的"玄妙門"此三者為尊。”
這是大部分古劍修能掌握的基礎知識。
余下的進階部分,則是有人請教了中域的梅巳人、東域的葬劍冢、南域的風家后所得知:
“可在古劍修的世界里,還有另一種"玄說",理論上是可以超越紅塵劍、山海憑,開出非同于劍祖的另一種意義上之玄妙門的。”
“紅塵相,不過歷經一世,而一世為人,無可體驗真正死生,固不知何為"太上忘情"——死者生之根,生者死之根。”
“冠以煉靈道之說法,則是永遠只能企及十分之九,乃至九成九,而無法十成十……劍祖尚且如此,最后的那一分,便是用祖神命格補上。”
“但假使人有兩世,則紅塵劍便是修出了最強的眾生相,也比不過兩世為人歷經過真正死生的兩世相。”
“一,或者一點幾,永遠大不了二。”
這很通俗易懂。
兩世就是比一世多。
不論這一世中,古劍修修的是葉石相、師生相,還是眾生相。
此為“相”說。
至于“憑”,那更是簡單了。
“忘情劍之山海憑,以山海無情,死物無靈為憑,可實際上山海真無情,死物真無靈?”
“非也,若人死無法復生,則無輪回之道,無鬼劍酆都,無死神鬼祖。”
“于是乎,輪回憑之"玄說",應運而生。”
“倘使人有兩世,歷經生死,則以前世憑定今生自我,以今生憑定前世不滅。”
“較之于以山海憑定自我——山海可破,前世可破否?”
東域葬劍冢和南域風家,對于古劍修“玄說”中的東西,描述的模糊不清,因為大抵也不清楚。
而當上述經梅巳人之口整理出來的情劍術——他的學生的情劍術的新相、新憑!
不止通俗易懂,更具有說服力。
這般消息,幾是甫一出世,便漂洋過海流傳五域。
但有不聞不解者,則經風中醉再度淺顯解讀后,有了最直觀的感受:
“什么?”
“看這情況,受爺活了兩世?”
“他這兩世相,前一世是孤,這一世是群;前一世是死,這一世是生;前一世是靜,這一世是動……”
“他的兩世相,還可理解成死生相、陰陽相,那他的憑……輪回憑一開,誰能破開此情劍術之防御?”風中醉邊聽著老家主的聲音邊解讀。
什么是第一劍仙?
這才是第一劍仙!
以古劍修無往不前之鋒利,堪破劍神孤樓影之大道,做到真正的推“陳”出“新”。
上一代劍仙有八,哪怕是天賦最為驚人的第八劍仙,此刻劍我歸來,遙遙感應到此相、此憑之力后,亦是面有動容。
“徐小受……”
太上曰一,萬般歸虛。
名來破古,三道伏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