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祖根本不必再和自己兜兜轉轉。
那么這道意識,便不大可能是魔祖所傳,只剩下一個可能性:
有怨!
倒佛塔下,不止魔祖,還一直都該有有怨的力量殘余!
似察覺到了神亦的決絕,那呢喃聲多了些生機,也多了內容。
不再是空泛的,等待接受的一個名字,而是切入了至關重要的點:
“神亦……”
“倒佛塔……可襄助……”
神亦毫不遲疑,右手斜棍而立,左手一翻。
那破碎的倒佛塔,便從四面八方匯成金光,凝于其掌心之上,重現塔狀。
霸王斜持,掌托佛塔。
這一刻,棺中魔祖瞧見此狀,似也多了錯愕,察覺到了神亦氣息陡然的變化。
而也便是倒佛塔置入掌心的同一瞬間,神亦腦海里有怨佛陀的聲音,變得無比清晰。
那如洪鐘大呂,梵音敲響在精神世界,滌蕩心境塵埃:
“佛有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
“迷妄有情,生滅流轉。”
“凡者如居,苦海沉淪。”
世界的一切,突然消失了,又恢復成了初入倒佛塔時的一片金茫茫。
神亦自我,盤膝于此番金色佛界之中,明明虎目怒睜,卻有道韻橫生,顯然頗有所得,自喃聲應和而起:
“古武三界,斷、離、滅……”
“斷離九結,誅除煩惱。”
“漏法盡滅,無為超脫。”
世界仿若顛倒了過來,輪換不斷,佛光匯聚而來,在神亦對面,如鏡般映出一人。
那同樣是盤膝而坐的光頭男子,卻生得俊秀,眉心一點朱砂,身材修短勻稱,與魁梧的神亦截然相反。
神亦在左,有怨在右。
神亦在前,有怨在后。
兩道身影一睜眼,一閉目,對法映道,輪流開口,心照不宣,同頻共振:
“佛法無邊,引而為戒。”
“古武曰力,蕩破萬法。”
“柔和為陰,寰釋六道。”
“剛猛為陽,三界歸無。”
“……”
映證道法之時,有怨、神亦,彼此貼近,到最后,竟融合為一。
此般玄妙變化,只是瞬息之間完成,落于神亦精神世界。
在外人看來,卻只是神亦于胎元母棺之前,召來倒佛塔。
倒佛塔化作金光,置入神亦軀體之中。
“唵……”
大道佛音,從其身上蕩擴而出。
魔棺陡然一震,似瞧見了什么魔祖都不可置信之事。
神亦分明閉目,又似睜眼;眉心分明天道印記,再染朱砂金紅;孑然一身,又似陰陽交匯,重迭又一神魂。
他嘴巴在蠕動,念念有詞。
一開始聽不清楚,中間道法之音傳頌,到最后霸王于掌心一旋,斜提于空。
睜眼視來,目綻佛光,道音如鐘,響徹五域大江南北:
“……而今三界六道,闡明我心,是故生受戒疤,暫皈佛道。”
嗤!
光頭神亦,頭頂戒疤,依次燙落。
當數成九之極時,一束金光開合,蓮臺座下盛綻,神亦煥出佛體,寶相莊嚴,一手霸王直破戒,一手慈悲宣于胸,正視前方胎元魔棺,目色無悲無喜:
“阿彌陀佛……貧僧,得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