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師再道:“從‘他’論‘我’,我們這些‘他’,還認為道祖是‘憶己’,道祖的道便成了。”
“從‘我’論‘我’,則道穹蒼所處時代,無人知‘憶己’,只知‘道穹蒼’,祂的‘我’之道,也憑成了。”
“而若從‘憶己’論‘道穹蒼’,亦或者從‘道穹蒼’論‘憶己’,則‘他’與‘我’互憑,又證成了八祖的‘劍我’陰陽平衡之道,道祖還是成了。”
“你只論名字,不論本質,道祖卻只看本質,不看名字,這就是你和道祖的區別,也是以‘他’憑‘我’之道,和傳統明辨我之道的區別……這么講,可懂了”
我懂了!
童勝再次眼前一亮。
道祖是不在乎祂叫“憶己”,還是“道穹蒼”的,祂只在乎自己能不能歸零,乃至超出。
歸零之后,每一個“他”,都會是“我”,自然萬道之祖的道祖,也該有不止一萬個名字。
“可如何保持住‘自我’呢”云海中又起疑惑。
“這確實是大多數人會有的想法。”蘋師一笑,“卻是以小揣大,蚍蜉觀月了。”
“到了道祖那個層次,你所認為的‘混亂的祂’,實則便是祂認知中的‘完美的我’,你認為的‘混亂’,是祂眼中苦心經營修出的‘平衡’,你又如何以自我如今眼界,去斷定祂的存在狀態,處于‘迷失’狀態呢”
這么一解釋,便連厲云都聽懂了。
一瞥身側明顯也聽懂了,卻欲言又止,有些不敢作聲的童勝。
他明了好友扭捏內向性格,當即大聲開口,問道:“蘋師蘋師,祟術與道術,又哪個是正統呢”
這正是童勝所惑。
今日,便是為此而來的。
蘋師含笑投來贊賞眼神,顯然這也是一個好問題,道:
“術莫高于祟,計莫高于道,想來大家都聽過這句話。”
“但道術、祟術,卻都化用星辰之力,演變成了天機之術,與祟陰之術,彼此涇渭分明,又有參互之處,算是不分伯仲。”
“要追究道術、祟術孰強孰弱,則本質是在追究道祟先后,也是在追究歷史。”
蘋師一頓,纖手再撫。
云海又一翻涌,化出了圣神大陸時代的各條明暗時間線。
“從明線上看,術道成于術祖,后極于祟陰。”
“從暗線上看,道祖先于術祖,甚至先于圣祖之后的各祖誕生。”
“可時祖迷失之后,時間長河一分無數,跟著平行,跟著紊亂,各道祖神,又可算作是齊頭并進,同時誕生。”
“那么,孰先孰后呢”
蘋師唇角一掀,吊足了云海聽席上萬人的胃口后,才淺淺笑道:
“都可以先,也都可以后。”
何出此言
這太讓人不解。
所幸蘋師沒斷,繼續講了下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