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鶴唳庭,華峰出云。
四陵山的上下峰景蔚為奇觀。
其下白雪皚皚,冰冷尚未消融;其上花草苒苒,神光異彩長存。
裊裊塵煙地,氤氤仙人宮。
即便環境艱難,但天地靈氣濃郁,即便攀峰維艱,但瞻仰便是圣跡。
因而四陵山腳下,依舊匯聚有各大煉靈勢力。
不為別的。
在此地,抬眸便是圣宮!
圣宮,一個大陸五域各大煉靈師心目中的最高學府,一個足以和桂折圣山比肩的洞天福地,一個圣人的發跡之所。
有道是“玄云無機伊始間,四陵山下謂別天,老圣走游沉浮世,一蒼一黃即仙賢。”
在四陵山的腳下,已經有太多人見過大陸的傳說——半圣入世。
這個世界上,確實是有半圣存在的。
但不同于桂折圣山那高于人巔的執道者半圣,四陵山上的圣人,是最貼近煉靈世界的。
他們從煉靈師的底部走來,就像是攀登高入云端的四陵山一般,一步一步,抵達到了巔峰之境。
僅僅耳聞這些圣跡,便能讓人有無窮動力去修煉。
更別提在四陵山腳下,確確實實有太多人,見過半圣入世,得到指點了。
圣宮之所以是圣宮,由來如此!
……
四陵山上,雷鳴峰。
一道七彩神光在云霧浮靄之間,自雷鳴峰囪然而上,消逝于云彩之間,隨后……
“轟隆隆!”
蒼穹震動,巨響喧天。
不僅是四陵山各峰人杰可以窺見,便是四陵山腳處的煉靈勢力、游歷人士,都是可以耳聞目睹。
“圣跡!”
“這是圣跡!”
有初臨此地者瞻仰圣跡失神,凡能涉足此地者,無不知四陵山日夜雷鳴,那是天罰,亦是圣人的嘗試。
至于是什么嘗試,大抵無人知曉。
畢竟平凡人等,又怎可暗窺圣人之舉?
然而僅僅只是見那雷劫滅世,卻又在半峰被圣力裁決,這般奇偉之景,便能讓人頗有感悟。
劫難之力,對于斬道之巔,但尚不敢接引“九死雷劫”之人,有著很大的吸引力。
因而四陵山腳下各處藏著的,可能隨便一抓,便能揪出至少一個斬道級別的感悟者。
這些人慕名而來,只圖觀之能有突破。
成功者有之,失敗者亦有之。
即便失敗隕落的基數太大,但對于追求無上之道的人而言,亦是值得。
至少,在此地,每天都能觀摩好幾次劫難之力的降世。
可在別處,斬道,已然是巔峰。
除了生死之戰,又有誰能大發善心,讓外人觀摩感悟自身的能力?
落雷驚世,終弭于無。
鳥獸歸常,泰然飛之。
一聲仙鶴唳鳴而后,四陵山上求道者在仰目之余,又回到了修煉狀態之中,仿若此等場景,盡司空見慣。
雷鳴峰,主山。
這一座山至高至偉,但卻悄然空靈,仿若是無有人涉足之地。
然在其后山高達數丈、十數丈的靈花異草,以及上百丈的絕世古木之間,卻坐落有一間十分別致的茅屋。
這屋很小,徒有潔白四壁,卻無屋頂。
——白茅屋!
驚雷的霞光自此而出,驚艷世人之后,也自此而滅。
四陵山的傳說便是由此而來,白茅屋的圣跡,同樣在人世間流傳不絕。
只因此地,真住有一半圣,尊號“燼照”。
真名無人敢言,但世間永流傳:龍熔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