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小龍是那些?韓國、新加坡、港島、彎彎。再就是四小虎。我們大陸地區是整個全球化產業鏈的最低端部分。但是,我們還是憑借著我們的努力,在三十年后成為亞洲,乃至世界的經濟引擎。現在輪到我們去思考低端制造業往哪里流的問題。”
井高聽的若有所思。他大致明白魏教授給他將這個觀點的原因。
紡織產業的下游就是低端制造業,是屬于需要被轉移出去的。那么,夏商紡織所經營的那些利潤不高的業務,是不是要轉移出去?往哪里轉?
而且,他近來因為申請鳳凰支付在蓉城開展業務,決定在蓉城投資建設一座酷派手機的生產工廠。按照他的想法,是要大干一場的。這豈不是和翟教授講的觀點相違背?
井高疑惑的道:“魏教授,這我有點不大明白。制造業是不會因為人力便宜往內地、西南方向去轉移。那當地的年輕人找不到工作,不去工廠干活,去哪里呢?”
魏教授微微一笑,喝口茶,道:“要理解這個觀點,要理解兩點前提。第一,所謂低端制造業,其附加值是低的。就是利潤低。第二,隨著中國的產業升級,人民幣將會越來越強勢,升值是一個大趨勢。這能理解嗎?”
井高點點頭。這兩點他能理解。
制造業利潤低,這是眾所周知的事情。比如能吸納大量就業的代工廠領域,他看過內部的文件,富士康的利潤率在5%左右。當然,有些高端制造業很賺錢。
人民幣的大趨勢是升值,這個他是認同的。人民幣升值還是貶值,完全取決于你相不相信“中國崩潰論”。你要不信,認為中國正在崛起,正在復興,那肯定是升值。
魏教授再道:“理解這兩個點,就比較好理解翟教授的觀點。你要調換一個角度,從資本、運營、利潤的角度去看。
從你剛才的認知角度來看,西南和內地有大量的廉價勞動力,所以低端制造也可以向這些地方轉移,內在的邏輯,就是人力這個要素便宜。但是,你考慮過運輸成本沒有?
為什么國內的制造業首先會出現在沿海地區?當時叫做來料加工貿易。為什么?因為海運價格便宜。如果工廠設在偏離沿海的地區,原材料的運輸成本,時間成本,這就足以將節省下來的那點人力要素價格利潤給抹平。
第二點,內地、西南的勞動力價格再便宜,在人民幣升值的大背景下,你認為會比孟加拉國,越南等國的人力資本更便宜嗎?不會的。所以,目前的現象就是沿海的低端制造業會往東南亞流,而不是向內地流。當地的一些年輕人找不到好工作。”
井高聽懂了。結合他自身的情況。第一,夏商紡織集團下屬的一些利潤較低的領域需要準備轉移出去。關鍵是,夏商紡織本身經營的都是些利潤不高的業務。
換言之,夏商紡織的產業升級要加快啊。不然,夏商紡織會沒有競爭力的,會死掉。別提什么發展成為千億級的紡織龍頭企業。
第二,酷派手機在蓉城的制造工廠要控制規模,盡量以滿足西南區域的產品需求為主。如果他看中蓉城、山城的科技資源,那最好是搞研發基地。而非制造業基地。如果要在蓉城搞制造業,一定要搞利潤高的領域。
醐醍灌頂啊!今天拜訪魏教授頗有收獲。
…
…
魏教授微微一笑,看看表,道:“時間還早,我帶你去國關學院沈教授那里認個門。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