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滄海淡淡地回道,“好!”
想畫九峰山,就得先熟悉九峰山。
孟翰林說是只要三天就行了,但內心其實是非常重視的,說完轉身自己去逛九峰山去了。
田雨欣、徐小佳印象中孟翰林是溫文爾雅,除了喜歡看書之外,對其他任何事都沒放在心上,從來沒像今天這般鋒芒畢露的,兩人見狀也是一臉蒙圈不知所措!
不過他們三個是一起來的,田雨欣、徐小佳跟柳滄海道聲別,都跟著孟翰林繼續往上爬了。
樹欲靜而風不止。
柳滄海無奈地搖搖頭,他只想待在山里安安靜靜地讀書,居然還會遇到這種事,不過順手而為之了結下香火緣也好!
現在還是讀書吧。
他讀了半天的儒家經典,便換了一本道家經典來讀。
“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濁,有動有靜;天清地濁,天動地靜。男清女濁,男動女靜。降本流末,而生萬物。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
《清靜經》經文不講有為的修養方法,而是要人從心地下手,以“清靜”法門去澄心遣欲,去參悟大道。
柳滄海道士身份的天賦是自然之心,很容易感受到經文中的“清凈”二字。
讀著讀著。
柳滄海神清氣明,進入一種玄奇的狀態。
他閉上了眼睛,卻清晰感受到山風吹過草叢,吹過桃花林花葉間的間隙,吹過他的肌膚、發梢……
整個天地都仿佛清凈了。
孟翰林在九峰山逛到傍晚才下山。
柳滄海則在夕陽下練練太極拳,舞舞《西河劍器》,完全沒把和孟翰林的約定放在心上。
他練了半個多月的太極拳,每次練拳的時候全身都像是泡在溫泉里一樣,舞劍的時候精神也敏銳許多!
柳滄海練完拳舞完劍,長吐一口白氣,身子又輕盈了。
踏入道士身份之門。
柳滄海再次出現在道觀里,之前那位膀大腰圓的師父老了幾歲,他體驗人生中身份也變成了青年。
白云下。
師父坐在院子里喝著烏龍茶,手里還是拿著那根長桿,在督促著柳滄海練功。
傍晚。
柳滄海練完功,給師父做飯燒水,忙完了這些,終于有自己的時間,爬在墻頭望著南方。
那里是故鄉。
當年為了一個大俠夢,他上山拜師學藝,轉眼已經十年了。
隔壁村的小芳說長大了要嫁給他當老婆,不知道他現在還好么?
柳滄海不知道的是,在他望著山下的遠方時,師父也在屋子里望著他。
第二天。
師父把柳滄海帶到一座山坡面前,師父半句話沒說就沖向山坡。
山坡足足有百來米高。
師父卻如履平地,直接飛到了山坡上面,然后又從山坡上直接跳了下面,對柳滄海道,“這就是縱梯云縱!”
柳滄海整個人都看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