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
孟翰林本來是想到山上去找柳滄海,可是看到沈若琳站在水龍頭邊上干嘔,便問道,“沈老師,你沒事吧?”
沈若琳臉色有些發白,捂著肚子道,“沒事,就是肚子有些不服輸,可能是昨晚著涼了吧!”
孟翰林也是個直男,說了句,“多喝白開水!”,便沒在管沈若琳的事了,自己從石牛峰向天元峰爬著。
雜門的院子里。
柳滄海昨天用了六次野蠻生長天賦,把自己的精氣神都消耗到極限了,和之前一樣喝固本培元的草藥熬成的粥,然后通過太極拳來吸收草藥中的精華壯大自己的氣血,再修行《浩然養吾經》來恢復自己的精神。
孟翰林到雜門院子外的時候,柳滄海仍然在讀《禮記》。
柳滄海之前買了很多本儒家典籍,但是這么長的時間以來,他才讀完了《孟子》、《論語》兩本書。
他每一本書都讀透了,能達到和浩然正氣共鳴的境界,才去讀下一步書。
“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在上位,不凌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則無怨。”
“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言前定,則不跲;事前定,則不困;行前定,則不疚;道前定,則不窮。”
……
君子在別人面前舉止應慎重,容顛要端莊,不要說錯話和說不該說的話。幾句可用以勸人要謹言慎行,對人不要說不該說的活,也不要做不該做的事,免得授人以柄,招致非議。
君子身處上位,不作威作福,欺凌處于下位的人。處在下位,不巴結奉迎處在上位的人。端正自己的作為而不去苛求別人,那么就不會產生怨恨。
任何事情,事前有準備就可以成功,沒有準備就要失敗;說話先有準備,就不會詞窮理屈站不住腳;做事先有準備,就不會遇到困難挫折;行事前計劃先有定奪,就不會發生錯誤后悔的事;做人的道理能夠事先決定妥當,就不會行不通了。
……
柳滄海讀了近一個星期的《禮記》,對《禮記》里的內容基本有自己的理解,讀書聲和浩然正氣產生產生半共鳴,周圍的鳥雀依舊是靜悄悄地,一排排站在雜門外的大樹上,像是一個個正在上課的學生。
孟翰林聽著受益匪淺,聽一遍柳滄海讀《禮記》,勝得過他自己看千百遍。
柳滄海讀完書。
孟翰林敲開門,“柳大哥,我現在是溝兒村的老師了,以后咱們以后可以經常見面了!”
柳滄海一聽就明白了什么,苦笑著問道,“你一個江漢大學的高材生,跑到溝兒村來當老師何必呢?”
孟翰林目光中充滿了敬仰地道,“剛剛聽了你讀《禮記》,突然有一種扒開云霧見青天的感覺,比自己之前讀千百遍的收獲都要大!若是我沒有來溝兒村的話,哪有這種機會來聽柳大哥讀書呢?”
柳滄海很無奈,“你要只是想聽聽讀書就隨你吧!不過我今天大概是不會再讀書了,你還是下山去吧!”
山下。
溝兒村小學。
沈若琳肚子痛了半天又自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