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滄海渾然不覺,仍自顧地讀著書。
書聲就像洪鐘大呂般振聾發聵!
“……,春秋祭祀,以時思之。生事愛敬,死事哀慼,生民之本盡矣,死生之義備矣,孝子之事親終矣。”
讀書聲止,全場寂靜!
孟翰林、田雨欣、徐小佳、柳明貴、胡清平、柳衛國、柳又兒等人仍然沉浸在讀書聲中,腦海里回響著讀書聲中有關‘孝’的道理。
柳滄海讀完書并沒有停留,翻身騎著青牛飄然離去。
孟翰林的國學根基深厚,是所有人中第一個清醒過來的,再就是縣教育局局長胡清平,他在沒有當教育局局長之前,在縣一中當校長的時候教的就是語文。
當他們兩個清醒的時候,柳滄海騎著青牛走出去一兩百米遠。
本來落在國旗臺上的鳥雀,成群結隊地朝著柳滄海飛去,撲騰著翅膀圍繞柳滄海飛了幾圈,像是在向柳滄海朝拜感謝,又在柳滄海的上空徘徊了一會兒,才歡叫著返回到山林當中!
胡清平以為自己出現了幻覺,揉了揉眼睛,確認自己并沒有看錯,滿臉震驚,“這、這哪是讀書啊,佛家傳說中,佛祖講經,講到精彩之處,天花亂墜,地涌金蓮,這雖然沒有那么夸張,可也有幾分那個意思了啊!”
孟翰林之前聽柳滄海讀書的時候,書聲響起鳥雀全部都停止鳴叫。
但這次見到鳥雀不僅從山林里飛出來聽柳滄海讀書,在柳滄海讀完書后,甚至飛到柳滄海面前,向柳滄海朝拜致謝,依然心潮澎湃,難以控制自己激動的心情!
這已非所謂的國學大師能做到的了!
孟翰林想到家古籍中的一些記載,皺著眉頭呢喃道,“讀書通神,百鳥來朝,莫非柳大師已經到了儒的境界?”
田雨欣、徐小佳、沈若琳、柳衛國、柳明貴等人都陸陸續續地回過神,田雨欣、徐小佳之前經歷過,盡管心里仍然覺得非常神奇,可內心有了一些接受的基礎,但是沈若琳、柳衛國、柳明貴等都是第一次見證這種神奇的事情,望著空蕩蕩的國旗臺面面相覷,心中升起排山倒海般的波瀾。
柳明貴咂嘴贊嘆道,“活了五十幾年,第一次聽到了這樣的讀書聲,這讀書聲就像是把書里的內容、道理嚼碎了,干聽著就能領悟其中的含義!”
柳衛國也是如夢初醒般,“要不是咱們兩個都是看著滄海長大的,說不定都會以為滄海是神仙下凡吶!”
柳明貴點點頭,“我沒記錯的話,剛滄海讀書聲的時候,似乎把學校后山的鳥雀都吸引來了,以前誰要敢說讀書聲有這種效果,恐怕會被人當做瘋子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