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啟林滿臉震驚地望著這一幕,“這是……吐氣成刀!?”
吐氣成刀!
柳結果舉著半截木頭,呆呆地望著淡定的柳滄海,仿佛是第一次認識柳滄海一般!
柳結果瞪著眼睛望著柳滄海,滿臉不可思議地道,“海哥,你居然是武道宗師!”
柳滄海獲得系統后,一直在山上練拳修行,而他得到的拳法里,只有對拳法本身的理解,并沒有涉及到武道境界的劃分,所以他對自己的實力沒有清晰的認知,之前也沒有接觸過相關方面的人,神情平靜地問道,“武道宗師是什么?”
柳結果極其意外地道,“海哥,你居然沒聽說過道武道宗師?那你是怎么做到吐氣成刀的?你沒有練過內家拳嗎?”
柳滄海淡定地笑道,“我就是自己每天早上練練太極拳罷了!”
陳啟林聽著一時氣結,當年他三十幾歲的年紀,就有著武道宗師的實力,成為了卸嶺派幾百年來,最年輕的卸嶺魁首,帶著一幫兄弟縱橫四海,被譽為百年難得一遇的武道奇才,而他眼前的人才二十幾歲不僅有武道宗師的實力,還連武道宗師的概念都沒有聽說過,但是他這一生閱人無數,以他的經驗來看,柳滄海沒像在說謊的樣子,沒好氣地解釋道,“國術源遠流長,千百年來,我們的前輩將國術總結成了幾個境界,明勁、暗勁、化勁、抱丹等幾個層次,所謂明勁就是煉精化氣,將人身體內散亂的氣收納于丹田之內,暗勁則是氣與力合,其勁就像是拔鋼絲一般,能夠在全身到處游走,而化勁則是氣與神合,身體內練出來的內氣能夠離體!武道抱丹境界則是精氣神相結合,凝聚頭頂三花,但這個只存在傳說中了,我當年也沒有見過!”
柳結果笑著對柳滄海道,“海哥,我師父沒有受傷之前,曾經也是化勁武道宗師!”
陳啟林說完察覺到青石柱的異常,走到大門口的青石柱子旁邊,盯著薄如蟬翼地切口,倒吸一口涼氣道,“除了木頭被切斷之外,青石柱子上居然也有的切口,而且是一條細細的線,這可比一般的吐氣成刀難得多,武道宗師中能做到的也極少!你真地是練太極拳的?”
柳滄海點點頭。
陳啟林非常納悶地望著柳滄海道,“太極十年不出門,以你的年紀,就算從小就練太極拳,在你的年紀能達到太極宗師水準的,恐怕也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了!”
柳滄海本來就有著深厚的武學功底,聽陳啟林說完武學境界的劃分后,他大概明白了自己的武道水準,單論拳法來說,他有著純火純青級的太極拳,讓他直接跨越了明勁的過程,踏入了武道暗勁的境界,他之所以能做到吐氣成刀,主要是他修行了道教傳《自然無極觀照經》,他吐出來的就是他煉化的一縷靈氣,而且他還修行了儒教傳承的《浩然養吾經》,形神比單純練國術的人強很多,讓他在練拳的時候也能做到氣與神合,但這種氣與神合只是暫時的,他算是一個偽武道宗師。
簡單點來說,陳啟林是練武的,而他除了練拳之外,還是個修仙的!
練武的怎么和修仙的比?
不過這些涉及到太多秘密,他也沒法向陳啟林、柳結果解釋!
柳結果吞了吞口水,他能拜陳啟林為師,除了他性情憨厚之外,主要是他天賦也非常好,七八年的時間就踏入暗勁了,苦笑著道,“海哥,我用七年時間踏入了暗勁,本來覺得自己天賦還挺好的,和你一比就啥都不是了!”
若是換成其他內家拳,陳啟林還容易接受一點,而柳滄海卻偏偏練的是太極拳,嘆道,“在所有內家拳當中,太極拳算是入門最難的了,而你恰恰就是太極宗師,真是讓人難以置信啊!”
柳滄海負手而立望著天邊的云彩,他只知道自己的太極拳系統評價是爐火純青,但他的太極拳在現實生活中是什么水準,他自己還真沒法判斷,破有些無奈地道,“我的太極拳其實只是一個人瞎練,說實話我的拳法究竟有什么水準,就連我自己都不太清楚!”
陳啟林想起了當年的一位好友,非常想見識柳滄海下太極拳,試探性地問道,“我當年有一位好友是武當嫡傳,我曾經和他交流過,對武當太極拳也算是有些了解,你若是不介意的話,可以演練一下你的拳法,我或許能夠說道幾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