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場中央坐著位慈眉善目披著紅色袈裟身材干瘦的老僧。
一秀和尚附歪著頭附在柳滄海耳邊悄悄地說道,“那位身穿紅色袈裟的僧人就是岳麓山寺的主持紅云大師,往年的水陸法會他老人家都沒有出面,沒想到這次他老人家竟然也出來了。”
柳滄海之前對佛教并沒太多的了解,也沒有聽說過紅云大師的名頭,不過能擔任岳麓山寺的主持,想必也是一位佛門的得道高僧,略微點點頭示意清楚了。
伴隨著塔樓傳來洪亮的鐘聲,水陸法會拉開帷幕。
水陸法會的全稱是“法界圣凡水陸普度大齋勝會”。
法界是指一切有情眾生,諸佛與眾生的佛性平等,故稱法界。
圣凡是指“四圣六凡”。佛、菩薩、緣覺、聲聞統稱“四圣”,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是在輪回中的“六凡”。
紅云法師作為岳麓山寺的主持,又是在場僧人中威望最高的,講了一下水陸法會的內容,以及舉辦這次水陸法會的意義。
道場中的僧眾以及信徒也都極其認真的聽著。
紅云法師講完,水陸法會的第一步,上壇,又分成內壇和外壇,內壇是水陸法會的軸心,是與四圣六凡交流的樞紐,幾位高僧用佛法布下結界,將內壇與外壇分割開來,外壇有七個壇口,梁皇壇、諸經壇、法華壇、凈土壇、楞嚴壇、華嚴壇,供僧信二眾禮懺、修福。
柳滄海、一秀和尚的位置就是外壇。
所謂上壇是將供奉的菩薩請上神壇,每一座神壇前面都有一位高僧,專門負責請菩薩上壇!
一秀和尚見柳滄海似乎對水陸法會不夠了解,便向柳滄海解釋道,“柳居士,水陸法會除了為亡靈超度為生者祈福之外,也是一次佛法交流的機會,每一座法壇,駐守的僧侶不一樣,他所擅長的佛法也有區別,像法華壇是有蓮花寺的果葉大師駐守,他所擅長是《法華經》,若是有僧侶和信眾,在《法華經》的修行上有疑問,就可以向果葉大師請教,嚴華壇是大方寺的廣濟禪師駐守的,他所擅長的便是《嚴華經》,柳居士你也是我佛門居士,不知道你所修的是哪一經?”
柳滄海本來是一頭霧水,聽完一秀和尚的解釋后清晰很多,他從體驗人生中得到過《金剛拳》|《金剛經》、《菩提禪經》,而且他的《金剛經》是從六祖慧能的體驗人生得到的,真算起來的話,他應該是修行的《金剛經》了,微笑著道,“《金剛經》!”
一秀和尚點點頭,柳滄海擅長金剛拳,修行的是《金剛經》亦是在合理當中,有些遺憾地對柳滄海道,“那真是太可惜了,外壇七座壇中的駐壇大師中并沒有擅長《金剛經》的,大門寺的黑石法師倒是轉修《金剛經》的,可惜他是在內壇,現在結界已經開啟,我們也不方便進去打擾,不過等法會結束的時候,我倒是央求我師傅帶你去見黑石法師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