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為什么孔融這個孔子十九世孫在一沖動得罪了何進之后,大將軍府幕僚會直接提議弄死他,甚至到了后面干脆就被老曹找個由頭給做了,就是因為現在孔家還沒有“圣神不可侵犯”的光環。
而劉毅手下的一干人等個個都是有所求的,他們其實也算是第一次跟著劉毅打仗,就連看起來云淡風輕的程昱在內其實都在憋足了一口氣想要證明自己,所以當遇到這種開門紅的時候,都是極為振奮的。
因為一鼓而下雖然沒有劉府君的“十八騎七日四城”那么震撼,但是留在史書上好歹也是一筆,并且還會加上三個字,“大破之。”
軍候劉備此刻的心情非常激動,軍候嘛,說到底也就是個六百石,他在戰前本以為自己最多只能統領個千人,弄個先鋒官,可是沒想到劉府君居然會讓他率萬人獨攻一門。
自己人知道自家事,他雖然說有過參加剿滅黃巾的經驗,但是率領的士兵不過數百而已,距離統領萬人還差的遠。
在漢軍之中,能夠統領萬人的都是什么人?
尉官那是最低配!
所謂的尉官,指的是都尉、騎都尉和校尉這三種中層武職,別看說起來只是中層,可是在將領都沒幾個的大漢,尉官那就是普通人的天花板。
因此劉備在昨日軍議上接到劉毅的安排之時,除了感激劉府君的信任看重之外,便是覺得身負重擔。
他當時就一個念頭,“府君以國士待我,我必當以國士報之!”
結果,當他遇到黃巾襲營的時候,只是略一思忖就得出了和劉毅差不多的結論,但和劉府君不同,劉備沒有絲毫的猶豫,當即就決定要自己上,務求盡可能的給予黃巾壓力。
說到底,不管黃巾鬧什么幺蛾子,他這里牽制的兵力越多,其他幾門的威脅就越小這個思路總歸是不會錯的。
劉備在剛開始還是有些自傲的,畢竟勇于先登也是個不大不小的說道。
可是當他在來軍帳的路上碰到了關羽張飛之后,稍微一聊,自傲瞬間變成了后怕——原來包括劉府君在內,大家都是身先士卒!
這能不后怕么?
如果大家都是坐鎮指揮,那么身先士卒的人會很顯眼,可若是大家都身先士卒,那么坐鎮指揮的人同樣會很顯眼......
即便。
坐鎮指揮其實根本就不算錯處。
可人就是怕個比較,尤其是在劉府君都自己親自攻城的情況下,自己這個剛剛被予以重任的人卻.......
他一想到這里,不由得暗暗慶幸。
幸好當時選擇了自己上,否則......
劉備從結果推導過程,他只是稍微一思索,就大概弄明白了為什么其他幾人會做出和他同樣的選擇。
劉府君和二弟關羽肯定是出于和自己差不多的想法,在來不及聯系其他路的情況下皆是選擇了加大進攻力度來緩解可能出現的壓力。
想到這里,劉備自豪的撫了一把胡須。
這真是英雄所見略同。
至于李房和三弟張飛那一路嘛。
劉備這段時間也聽說了李房是個憨厚忠懇的角色,他覺著,這兩人可能根本就沒想那么多,他們兩從一開始就決定了要自己上,和被襲營一點關系都沒有。
他瞥了一眼滿臉憨厚之色的李房,心里暗暗感慨。
這也算是錯有錯著了,真是傻人有傻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