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實的人總會給人帶來高大威猛的感覺。
應隆身高不及公孫煜,但兩百多斤的大塊頭和著猙獰的面龐,外加懸停在對方腦門前那沙包大的拳頭,氣勢上總不會弱于對方。
更何況,別人移動身形帶起的頂多是陣疾風,而應隆簡直可以說是刮起場颶風。
風止,飄散的秀發落回額前,公孫煜從始至終都面不改色。
這并不稀奇。
稀奇的是公孫煜身側的聽瀾公子,應隆雖不是沖著她去的,可也難免在波及范圍內,然而,她的眼睛連眨都不眨。
這簡直令人不可思議。
這女子并非江湖中人,究竟得有過怎樣的經歷,才能做到如此鎮定自若。
還有一種可能便是這女子會武功,而且絲毫不亞于應隆,因而,且不論應隆此舉不過是光打雷不下雨的下馬威,想來即便是泰山崩于前,她亦能氣定神閑。
當眾人還在為劍拔弩張的場面而感到驚疑不定時,卻有一位老者邁著步伐徐徐向前,哪怕前方是刀山火海,只要聽瀾公子還有一分一毫的危險,那他也會義無反顧地去到她身旁,守護她。
對于聽瀾公子有這份慈父般關愛的,在這晉州城內恐怕再尋不出第二個人了,此人正是唐儒,盡管眾人悉知二人間確實沒有任何血緣關系,但在大家眼里,均在一定程度上將唐儒當作聽瀾公子的父親,或說是祖父,來看待。
“不必勞煩二位了,今晚老朽會送聽瀾先生回去。”唐儒神色淡然地開口道,雖然他的身軀并不高大,更是看來有些滄桑,但此刻沒人會懷疑他的氣場會弱于身前的兩個武林高手。
“呵呵唐老既已如此開口,灑家自當遵從,只是不知公孫公子意下如何”應隆笑道,誠如公孫煜所言,他接觸聽瀾公子的機會多的是,只要這回不能順了公孫煜的心意,那他便什么都無所謂了,畢竟,就算是夜里的晉州城,也不會有人敢對聽瀾公子和唐儒起歹念。
“如此可真是遺憾了。”只見公孫煜輕嘆了口氣,但片刻后便灑脫道,“有緣得見聽瀾公子一面已屬榮幸,今日就此別過,愿改日還能再有機會與聽瀾公子談古論今。”
“聽瀾始終都會在晉州城內,歡迎公孫公子閑暇之余多到聽瀾小筑來捧捧場。”聽瀾公子微笑道。
“定會如此,告辭”公孫煜作揖告退。
“告辭。”聽瀾公子回禮道。
公孫煜離去的腳步并不快,可也轉眼間便在神樓中消逝,與之一同離去的還有一男一女兩道身影,想必那便是散人居的兩個幫主阿亮和阿梅了。
一場針尖對麥芒的激烈沖突,便因唐儒的出現,在眾人的意料之中,戛然而止,煙消云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