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呀,哪里哪里,我倒是準備給些的,他卻只要了一份面。吃完之后便走了。”
“我也不知道他的名字,只能叫他夫子。”
“哈……那可好。”
趙離笑一聲,抬手吃面,這臊子面是他先前給墨家說法的時候隨口說過的,原本是為了這些墨家學子能擺脫靠勞力的局面,沒有想到他們會選擇將這法傳出去,這面做的倒是頗為地道了啊,滋味很好,不錯不錯。
不過,墨家傳授了臊子面,這個組合,倒是有意思。
趙離心里突然浮現出了一個念頭來,有朝一日,若是抓個老鄉來這里看看,不知道會不會被墨家臊子面這種違反常識的知識沖擊地呆住……不,如果真有那么一日的話,恐怕會有更多的東西把他的三觀常識砸成碎片。
趙離看了一眼五宗的方向。
五宗應該已經做出選擇了。
五宗自傲,面對著這么好的機會,他們是不會放過的,而且佛門并不是這一段時間才出現,早有線索,甚至于是出現在五行山之前,這樣會讓佛門有更多的可信度,五宗是神魔一系,和歸泉肯定有聯系,必然會知道這一點消息。
除此之外,可還有僧人鎮壓地脈濁氣坐化的事情擺在那里。
再加上他當日推動五行山的時候故意說的話,會把五宗的思路帶偏,認為佛門是一種慈悲祥和,專攻于封印神通的宗門,雖然說這樣的理解也不能夠說錯,但是至少是不完滿。
缺少的信息有時候是極致命的。
而且,他既說了要大智慧,大根基,大毅力。
五宗應該會選擇那種有天賦而又不是核心弟子的修士前往修行佛法,而且因為歸泉一脈是有錯在先才被佛門按在地上摩擦的,五宗不可能不知道歸泉的行事作風,所以也有一定概率也會派遣真正的自己人過去,也就是說,神魔。
畢竟漫長壽元對于悟法的作用可是明擺著呢,誘惑可大地很。
趙離剝完一塊蒜,看著要了第三碗的敖厲,隨手扔了兩瓣蒜進他面里,隨口道:“吃面不吃蒜,那可少了很多的風味,吃。”敖厲身子僵硬,看著那從小就不喜歡的蒜,抬頭看了看面容溫和的徐福,低頭看了看蒜。
嘴角一抽,眼一閉,直接張口一咬,旋即微微一怔,睜開眼來,發現蒜的鮮味辣味,面的醇厚,湯汁的酸味柔和在一起,竟然是無比地協調,讓他下意識又吃了一口,越覺得爽快。
趙離則是不緊不慢吃面,還加了點醋,心中對于五宗會不會得到佛門的真傳毫不在意。
或者說他倒是希望能有弟子開悟。
佛門的特性,尤其是禪宗的特性和百家其實很類似,你悟了那就是悟了,沒有悟的話就是念經文千遍萬遍也是什么都不知道,就會覺得那佛法距離自己只不過一線之隔,但是這一線之隔就是天和地。
從五宗的立場來看的話,那些弟子如果不悟佛法,心念執著,那就肯定會被留在那邊,這就代表著,五宗將會失去一大部分的天才弟子,甚至于是部分神魔,戰力再度收縮,而其根基在百家之外還離開一脈。
而如果頓悟佛法,見到天地,見到眾生,見到如來,又怎么會回來為五宗效力?
這對于五宗而言是一種兩輸的問題,但是堂堂正正的陽謀,他們就算猜出可能有些風險,也只能往里面跳,趙離很坦然誠懇,他不曾有半句謊言,也沒有說過半句假話,但是這些話組合在一起,卻引導五宗修士的思維走到了最偏的方向,得到了最為致命的結局。
因為那些一開始就得到了力量的神魔們忽略了最致命的一點,法和理是相互聯系的,是道。
真的悟了佛法,還是大乘佛法,那還是五宗弟子嗎?
羅漢已殺賊,得六根清凈,斷一切煩惱。金剛滅因果,諸法皆夢幻泡影,作如是觀,持金剛力,破煩惱根,而菩薩無我相,無壽者相,無眾生相,已證諸相非相,立下渡世宏愿,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佛門的根基就是要渡眾生,就是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