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夜宴公館。
當沈天浪騎著電瓶經過菜市場后,他將電瓶車停在菜場門口,去里面買了不少水果和豬肉。
也不知道沈天浪買這么多的水果和豬肉想干嘛?
看起來,并不像是他一個人吃。
直到十分鐘后。
沈天浪來到一間叫東海福利院的門口…
原本在院內玩耍的小朋友們,聽到電瓶車的喇叭聲,像是早已聽習慣了這種聲音似的,趕緊跑了過來。
“是浪哥哥來啦……”
“浪哥哥。”
眼看眾多小朋友,全都圍上來,沈天浪趕緊將水果袋里的水果拿出來,“別急,大家都排好隊一個個來,今天大家都有的吃。”
那些小朋友聽后,紛紛自覺地開始排好隊,非常聽話。
與社會上一些插隊買票的大人,形成鮮明的對比。
“謝謝浪哥哥。”
“浪哥哥,你最近是不是發財了呀,給我們買了這么多好吃的。”
一個衣服上滿是補丁的小男孩,拿著還沒洗的蘋果,直接咬了一口說。
“你小子,蘋果都還沒洗呢。”
沈天浪笑著地摸了摸那叫男童的腦袋,臉上充滿了慈愛。
此時的沈天浪,與之前那高高在上的沈天浪,完全格格不入。
很難以想象,沈天浪這貨,居然也會有這樣善良的一面?
“院長你好。”
望著院子里走出來的一位老人,沈天浪又沖著那位老人很禮貌的打招呼道。
老院長走過來,一雙充滿老繭的手,緊緊握住沈天浪的手說,“小沈啊,這兩年來,咱們福利院多虧有你,要不然我真不知道怎么堅持下去。”
要說沈天浪和眼前這些人怎么相識,這事兒還得從兩年前說起。
那時候沈天浪剛來東海滿一年,有次放學回家時,看到一個老人領著十幾個孩子過馬路。
當時沈天浪還以為這些孩子是老人的后代。
結果出于好奇,沈天浪跟了過去,直到來到了這間東海福利院。
沈天浪這才打聽清楚,原來這位叫張春霞的老奶奶是個無后老人,這些孩子全是她收養的。
而且,這些孩子大部分都是社會上被父母遺棄的孩子。
有的從小是殘疾,有的從小患有疾病。
而老院長張春霞,賣掉自己的房子,拿出畢生積蓄,開了這間福利院,專門收養社會上被遺棄的孩子,一輩子都在救濟社會上的孤兒。
都說現實殘酷,從來都是弱肉強食。
但,有陰暗的地方,必定有陽光溫暖的地方。
老院長用她的行為,便詮釋了這一點。
從那以后,沈天浪一有時間就會來這里做義工,偶爾會給這些孩子買些好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