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之后,蜀山附近的十幾個市鎮全都鬧翻了。一批不知從哪兒冒出來的訟棍糾集了數量龐大的佃農聚集到周圍的縣衙吵著打官司,要狀告三大世家。
嘉州和眉州的刺史都被驚動了。幾個縣的縣令紛紛派出捕快強行將聚集的佃戶驅離縣衙。但是在一群訟棍的慫恿之下,佃戶就是不走,非要個說法。
三大世家的家主立刻找到了巴山幫出來做事。余懷仁毫不含糊,一下子把煽動鬧事的訟棍全都暗地里抓走。事情做得干凈利落,行云流水。
三大世家大喜過望,很是賞賜了巴山幫不少好處。
沒想到,訟棍的消失不但沒有讓佃戶們重新安分守己。反而讓他們更加憤怒。
多少年了,他們受地主們的盤剝壓榨,豐年無肉食,荒年買兒女。而地主老財們坐擁萬頃良田,囤積居奇,見死不救。
如今終于有人肯出來為他們說句公道話,讓他們有了一絲活成人樣的希望。現在,人沒了?
他們干脆聚集在三大世家家宅門口,大聲怒罵,要求他們交出為他們伸冤的訟棍。
形勢一度失去了控制。
三大世家的主事無奈再次聚集在一起,找來巴山幫幫主余懷仁,商量解決的辦法。
“各位大人,這件事,我的那一份兒,已經做到了。”余懷仁聽到三大主事的訴說之后,嘆息一聲說,“那些訟棍,也被我秘密扣押,保證他們再也不現身。現在這種情形,我也無能為力啊。”
“余幫主那件事做得確實漂亮。不過,現在這幫刁民不見到訟棍回來,卻是不肯消停。”張家家主張明德嘆息一聲說,“現在鬧事的還只是一部分佃戶,我就怕事情鬧到最后,變成若陳碩真舉事般的大亂子,那就不可收拾了。”
“明德兄慎言。”崔家的家主崔辟沒來,來的是他的族兄崔瑾。
“不知道能否請崔大人以節度使之名派兵平亂?”吳家家主吳斌沉聲問。
“萬萬不可!”崔瑾和張明德同時驚呼。
“是啊,萬萬不可。”余懷仁也一臉憂慮地開口,“如今佃戶只是聚集在門前喝罵,事情還沒到撕破臉的地步。萬一派兵來平亂,亂民一怒,先進各位家里燒殺一番。然后平亂的官兵再進來洗劫一番。這一來二去……”
“唉!”吳斌搖頭嘆息,“我們三家的精銳都在各地效力,沒在家中鎮守,如今悔之晚矣。”
“如今,便是如何是好?”崔瑾撫須苦嘆。
“我想過了,這些年來,我們確實收得田賦過重,若是我們稍微讓步……”張明德思索著說。
“絕對不可!”吳斌斷然道,“一旦讓步,何時是盡頭?其他地方的佃戶聽了消息,再來鬧一番,我們是否要步步退讓?”
“正是。而且,我們已經在官面上否認了田賦過重,現在退縮,這不是自打其臉嗎?”崔瑾搖頭說,“就算是破家,我們三家也不能便宜這幫泥腿子。”
“三位大人。”余懷仁拱手道,“這個服軟的舉動,其實不用各位大人做的。”
“哦?”三位主事同時挑起了眉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