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永強永海川的名頭太響了。那完全是被雷長夜的連環牌戲給造星造出來的。關于永強永海川的身份背景,一萬個人口中有一萬個版本。
只是沒想到,真有永強永海川這個人,還和雷長夜有一段淵源。
雷長夜收起信來,搖頭嘆息:“唉,當年黃彥師兄命在頃刻,我一時情急,許下承諾,不想行走江湖,情分終是要還的。”
張丹看完這封信,充滿感觸地嘆了口氣:“永大俠說的未嘗不是道理啊。如今佃戶果然生活困苦,若是能有一年免除田賦,倒不失為濟困的善舉。”
眾人都望向雷長夜,充滿了期待,世上最廉價的慷慨,就是慷他人之慨。
“張兄所言不錯!”雷長夜用力一拍張丹的肩膀,“我就說三大世家修德之家,果然以天下人為己任。然,免除田賦,我買下這良田千頃,血本無歸。卻不知,張兄能否教我,若不收田賦,還有什么別的可頂田賦之法?”
“這個……”張丹隨口一個提議,竟然被雷長夜接受了,還被捧上了天,這讓他頓時有了一種使命感。他忍不住積極為雷長夜謀劃起來。
在他身邊的吳建松和崔雪怡也不甘示弱啊。永強永海川現在已經不是他們的敵人了。頭疼的是雷長夜,不干他們什么事。
他們反倒覺得,這事兒干得確實有點大俠風范。若是能夠稍微提供點助力,他們說不定還能被寫到傳奇里。
“以工代賦如何?”藩鎮割據后的大唐,地方官府文書不上朝,無法走通征調徭役的程序,所以川西一代,很久沒有正規的徭役分派。不過吳建松熟讀史書,知道晏子以智行仁,即工寓賑的故事,立刻提了出來。
“兄莫非忘了,閃金鎮若是大興土木,可是缺人手來幫工?”崔雪怡也靈機一動,聯系起了現實環境。
“三位果然是當代晏子,不世之材啊。”雷長夜撫掌說,“用了三位的謀算,我既可以不負永大俠之委托,又可以收回田賦的損失,一舉兩得,何樂不為。”
“豈敢豈敢!”張丹、崔雪怡和吳建松同時笑了起來,心中無比滿足,簡直就跟盛夏喝了酸梅湯,別提多舒爽了。
“那么還請余幫主隨我前去與佃農交涉,讓大家早點知道好消息,趕緊回去種地才是正途。”雷長夜向余懷仁拱手道。
當天下午,在張丹、崔雪怡和吳建松的親眼目睹之下,雷長夜和所有的佃戶約法三章。
第一:今年免除所有田地的田賦,所有出產,皆歸佃戶所有。
第二:秋收時節,需將田畝所產的四成賣給閃金鎮,雷長夜會按照市價收購。
第三:農閑時節,到閃金鎮以工代賦。每個人所做業績會被賬房記錄在案,若是業績顯著,明年繼續免除所有田賦。
這規矩一立,張府門前立刻被佃戶震天動地的歡呼聲淹沒。那種萬眾狂歡的場面感染力極強,連旁觀的張丹等人都忍不住鼻子發酸,激動不已。
只要事不關己,人心總還是向善的。
此刻的三人都覺得,在這一場大功德中,他們有一種神圣的參與感。
站在他們身邊的余懷仁,側目看著他們泛紅的眼圈,頭皮發麻。雷長夜的算計,入骨三分啊。
這一來二去的,所有的鍋全讓永強這個虛幻人物扛了,三大世家被算計走了良田千頃,卻身心愉悅,有一種造福蒼生的幸福感。
雷長夜既有了良田千頃,連閃金鎮建設的免費勞力都有了。占了這么大便宜,結果卻是看起來最吃虧的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