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飛英兩旁的趙環和董炎同時飛身下馬,誠惶誠恐地收下了這代表著百萬金錢的文書。
“崔節帥心憂朝廷,忠心可表日月,真不愧是家國之柱石啊。”仇飛英耐心等待了片刻,看到趙環和董炎朝他點頭,立刻朗聲贊嘆,“永將軍和諸位兄弟辛苦,還請麻煩諸位在太倉署稍待片刻,待我等清點完糧餉實額,也好給各位在天家面前請功。”
“功勞不敢當,只要在清點之后,能讓我等在城內略作修整,恢復元氣,足感大人盛情。”永強淡淡地說。
“永將軍太客氣了。各位遠道而來,我京畿行營將士當親自護送諸位進城,還要一盡地主之誼。”仇飛英一招手,背后數千京畿行營的將士全體下馬,在趙環和董炎的帶領下開始了清點的流程。
這一番點算足足耗了半夜的時間。盡管巴蜀上繳的錢糧包裝整齊,計數便利,但是數百萬貫錢,上百萬石的谷物,光是數一圈都費勁。
更何況他們上繳之時已經天色昏暗。為了點算,京畿行營士兵還需要點起火把。但是今夜又是長安罕見的秋雨連綿,南太倉倉庫四面漏水,火把點了滅,滅了點,讓點算的士卒和支計官苦不堪言。
好不容易點算一清,趙環和董炎將自己算計的結果對了一下,證實無誤,終于長長舒了一口氣,同時心頭也是暗暗吃驚。巴蜀給的賬簿應該是押運之初的數目。這支隊伍運糧過程中竟然一粒米和一文錢都沒有損失。
這簡直是一個奇跡。
雖然他們的谷物按照劉晏傳下來的方法以麻袋包裝,制錢也以全新麻繩穿起,但是一路之上一點磕碰都沒有,全數運到,就算是當年劉晏麾下的漕卒部隊也難做到。
“可是點算清楚了?”永強開口問。
“清楚了清楚了。”仇飛英連忙說。他可以明顯感到這只部隊透露出極強的不耐情緒。但是永強只要沒開口,他們一個個默然站立,一言不發。這不但體現出了永強在軍隊中的絕對權威,更體現出這只軍隊的鋼鐵軍紀。
這樣一只隊伍雖然不到一千人,但是仇飛英卻知道,神策軍來一萬人都是白給。如果想讓這只強軍下次接著來納糧,那就絕對不能怠慢了他們。
“勞永將軍久侯了,我這就帶各位同袍到我京畿行營的營房休息,明日殺豬宰羊,犒賞各位兄弟!”仇飛英朗聲道。
“多謝中護軍大人!”永強沉聲道,語氣中不卑不亢,十分平和。仇飛英聽在耳朵里卻一陣陣的顫栗,此正是名將之風。
他立刻分出一支兩千人的軍隊進駐太倉署,護衛南太倉內的糧餉。而他則率領剩余的京畿軍士護衛永強率領的這只押餉軍從明德門進城。
因為巴蜀的糧餉到來,這一夜長安城南徹夜開門,以便京畿行營辦事。這是仇士良為糧餉繳納打開的方便之門。
在仇飛英的陪同下,永強策馬進入了長安城的南門,嘴角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微笑。
“各位不是走漕運來的?”仇飛英忽然好奇地問。
“走荔枝道,子午谷,沒人卡脖子。”永強淡淡地說。
“陸路?”仇飛英更吃驚了。陸路比水路近,但是也更危險更難走,他們一粒米一文錢沒少,這是怎么做到的?!
看到他的表情,永強身后的軍士們都笑了。